夏季气温较高,雨水多,鸡舍内潮湿,为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的繁殖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因此,必须做好防疫工作和定期添加药物来控制疾病的发生。常见的几种疾病防治如下: 1、鸡中暑。 中暑是由于烈日曝晒、环境气温过高,导致肉鸡中枢神经紊乱、心衰猝死的一种急性病。共主要症状是:病鸡张口急促呼吸、痉挛、体温升高至45℃—46℃、触诊高热灼手(尤其是腋下与胸腔部)。死后剖检:头盖骨(额骨)出血、脑膜充血、出血、轻度水肿;心肌出血、心包积液;肺水肿、淤血;其它组织出血。 防治: (1)提早搞好防暑准备,适当降低养殖密度,改善禽舍通风,增设降温的喷水、喷雾、水帘等装臵。 (2)适当供给充足的饮水和适量的清热解暑中草药(如夏枯草、芦根、土黄连等)和维生素C。 2、鸡脐炎和卵黄囊炎 病雏鸡精神萎顿,畏寒,腹部胀大,皮下胶样浸润。脐部发炎,呈紫红色;卵黄囊发炎、肿大,继发腹膜炎,卵黄囊和腹壁粘连,死亡率为5%~10%。 防治: 严格消毒种蛋和孵化设备,保持育雏室清洁卫生。饲料中添加头孢类药物,连喂3天。治疗时,挑出病鸡单独饲养,肌肉注射青链霉素,每只1万单位。全群应用0.1%甲砜霉素和双倍量多维素拌料,饮水中加5%葡萄糖,连喂3天。 3、鸡白痢。 此病是雏鸡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可经种蛋直接传播。温度多变,饲养密度过大,卫生条件差以及饲料营养缺乏等均易诱发此病。病鸡畏寒,群聚,昏睡,呼吸困难,肛门周围有白色糊样粪便,肛门露出,频频伸缩。防治尽量避免从白痢病严重的种鸡场引入种蛋,加强种蛋及孵化设备的消毒,饲料中添加安普霉素,连喂5天。 治疗时,降低鸡群密度,改善卫生条件,并用浓度为0.1%的新洁尔灭溶液带鸡消毒,用0.1%氟苯尼考和双倍量多维素拌料,连喂5天。中药用大蒜(0.3克/只)、马齿苋(2.5克/只)捣汁,混于饲料中,连喂2天。 4、鸡大肠杆菌病 肉鸡大肠杆菌病是由大肠埃希氏杆菌的某些血清型所引起的一类疾病,已成为危害养禽业的主要传染病之一。尤其是高温季节,由于环境、饲料、饮水卫生状况恶化,肉鸡易暴发此病。主要的临床表现是精神、食欲不振,呼吸困难,排黄绿或黄白色粪便,零星死亡。最典型的病变是肝周炎、心包炎、腹水及腹膜炎。 防治: 采取综合措施,首先要保证环境卫生,包括环境消毒、加强空气流通、其次防止饲料及水源的污染、提高机体免疫力、减少气候突变等造成的一些应激因素。另外定期向饮水中加入抗菌药物,如喹诺酮类药物或0.1%高锰酸钾等,要根据大肠杆菌容易产生耐药物的特点,可在饲料中添加中草药,如:白头翁、黄连、黄柏等。 5、鸡营养性疾病营养性疾病 一般是指家禽由于体内缺乏某种营养物质,无法维持正常的生理及生产需要而导致的疾病。经常发生的营养缺乏症有蛋白质缺乏症、维生素缺乏症和无机盐缺乏症。临床症状是:消瘦、生长缓慢、瘫痪、眼疾、下痢、毛色无光、啄癖、异嗜等。还可诱发其它传染病,对家禽危害很大,其发病原因多种多样,除去与饲料质量有直接关系外,还与环境、应激、采食量、疾病、代谢有着密切的关系。而夏季的发病率远高于其它季节。 防治: 为了减少夏季营养性缺乏症的发生,应根据发病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首先做好防暑降温工作,如加强换气、喷洒凉水、遮挡光线等以求最大限度地降低热应激的影响,达到减少饮水量,增加采食量,减少体内养分损失,保证机体正常代谢的目的。其次要注意饲料的存放时间和条件,最好使用新鲜饲料,夏季应选择通风、干燥、阴凉的地方贮存,时间不应超过15天,否则在使用时应补充营养物质(如维生素、蛋白质饲料等),以防营养物质的不足。再次要及时投放预防药物,补充有益菌。 6、鸡黄曲霉素中毒 黄曲霉素在温暖潮湿条件下,很容易在谷物中生长繁殖并产生毒素。饲喂发霉的饲料,常常引起黄曲霉素中毒。在家禽中以雏鸡的敏感性最高,中毒后可造成大批死亡。其主要临床特征是:废食、下痢、皮肤苍白或黄疸、生产力下降,衰竭死亡。 死后剖检,主要病变为: (1)肝脏肿大、硬化、脆弱、黄疸、斑点出血或灰白色斑点状坏死灶,腹水; (2)心肝有出血,心包积液; (3)胰脏萎缩(由均匀变成凸凹不平或网状); (4)肾肿大,肠粘膜出血。防治:主要措施是不喂发霉变质的饲料,其次还要注意饲料的贮存:一些养鸡户不注意饲料的贮存,乱堆乱放。不注意防潮通风防鼠等,特别在夏季最易霉变。还有的无计划采购饲料,造成饲料积压超过保质期,不但使饲料中的营养类添加剂损失殆尽,而且易引起霉菌毒素中毒。 一旦发生中毒,立即更换饲料,并在饲料或饮水中加入下列几种药物:白芍粉0.5%、维生素C0.05%、葡萄糖1%、活性碳1%。 7、鸡球虫病 随着肉鸡饲养量的不断增加,小肠球虫病在肉鸡饲养过程中造成的损害越来越大,其中以毒害艾美耳球虫的侵害为主。由于毒害艾美耳球虫的繁殖率低,发病日龄多在越来越早,发病鸡群表现出采食量低、生长缓慢,如果继发梭菌感染,则死亡率更高,且病死鸡表现出明显肠毒血症。 主要临床症状: 发病初期,病鸡精神沉郁,采食减少,鸡体逐渐消瘦,鸡冠和腿部皮肤苍白;排水样稀粪或饲料样粪便,严重者排深褐色和西红柿样粪便,有刺鼻难闻的气味,粪便中含有血液和黏液,出现零星死亡。几天以后,病鸡还出现瘫痪,不愿走动,尖叫,而且夜间死亡明显增多,部分病死鸡死前精神采食基本正常,死亡很突然。 主要病理变化如下:小肠特别是中段肠管扩张肿胀(气胀),肠壁增厚。从浆膜面可见感染部位出现针尖大白色和红色病灶,有的为片状出血斑;肠内容物呈淡灰色、褐色或红色,有的小肠内有水样稀粪,肠壁黏膜呈麸皮样;空肠和回肠脆而易碎,充满气体,肠黏膜覆盖一层黄色或绿色伪膜,有的易剥落,黏膜有出血斑点。 防治: 妥曲珠利、磺胺喹噁啉钠、中草药制剂等饮水或拌料,若激发坏死性肠炎,则再投服新霉素、粘杆菌素,连用3~5天。饮水中加适量鱼肝油可促进肠粘膜的恢复。 8、新城疫 高温使肉鸡抵抗力下降而容易继发新城疫,因此一定要做好新城疫的疫苗免疫和药物预防。 具体可参照下列免疫程序:7日龄新支H120二联苗2倍量点眼滴鼻21日龄新城疫Ⅳ系苗4倍量饮水或新城疫Ⅰ系苗2倍量注射35日龄新城疫Ⅳ系苗4倍量饮水(饮水免疫时必须保证饮水清洁,应提前断水3小时并在水中加入0.1%的脱脂奶粉。)注意在免疫前后添加抗应激药物或免疫增强剂,免疫选择每天上午8:00-10:00以获得最佳效果;另外在每次免疫前对肉鸡进行一次小肠球虫的预防工作,恢复肠道淋巴组织的敏感性,避免球虫对免疫的干扰。如果发现免疫前后鸡群出现拉绿色粪便,或者有精神沉郁现象应立即喂服抗病毒的中草药,如:黄芪多糖类或清热解毒类,还可配合一些抗生素等以控制继发感染。 9、鸡传染性法氏囊病 传染性法氏囊病是严重危害肉鸡的一种病毒性传染病。发病高峰主要集中在每年的5-7月份,夏季蚊虫、昆虫较多可能是发病的重要因素,传播迅速,发病率高达9-10%,死亡率高达30-70%。由于肉鸡饲养量的增大,肉鸡法氏囊炎发病日龄发生明显变化,小至14、15日龄大至40日龄均可发生。此病发病突然发病急,一般2-3天出现临床症状,羽毛松乱,精神沉郁,不愿走动,呈蹲伏姿势,减料,体温升高,拉白色水样、米汤样略带黄色稀便,以上症状在发病初期零星发生,但随后就会波及大群。 解剖:胸肌及腿肌外侧呈斑状或刷状出血,腺胃与肌胃交界处有出血,脾脏个别肿大,法氏囊粘膜表面常有点状出血,严重呈紫葡萄样,花斑肾,但有时以上症状不明显,仅见于肾脏肿,法氏囊炎水肿,囊内有粘液或者萎缩,肝脏呈黄色,呈不典型性。此病治疗无特效药物,主要是加强饲养管理做好防疫消毒工作。肉鸡首免可在12-14日龄进行,二免后应及时配合黄芪多糖类的药物,提高肉鸡自身免疫力。治疗法氏囊病可在发病早期用卵黄抗体进行注射,并配合抗菌、清热解毒的中草药,可迅速控制疫情。 10、青年母鸡病 笼养蛋鸡疲劳症又叫青年母鸡病、蛋鸡猝死症,是近年来笼养产蛋鸡新出现的一种疾病。蛋鸡在初产到产蛋高峰期发病,产蛋上升快的鸡群多发,产蛋高峰过后逐渐消失。无异常表现的鸡群在早晨喂料时可突然发现有死鸡、病瘫鸡。若发现早,将病鸡放在地面上,产出一枚蛋后往往恢复正常,也不再发病。机体缺钙及体质发育不良是导致发病的直接原因。 防治措施: 鸡在育雏、育成期及时分群,饲养密度不可过大。上笼时间不可过早,一般在100日龄左右上笼较宜。按照日龄和鸡的发育情况适时换料,一般在开产前两周开始用预产料,当产蛋率达到5%~10%时换成高峰料。饲料中钙、磷比例要合理。每天早起观察鸡群,以便及时发现病鸡,采取措施。 11、鸡溃疡性肠炎 阴雨、潮湿天气及饲料改变是发病诱因。由于本菌形成芽孢,在一次暴发后鸡舍内长期污染,会连续多批发病,因此,发病后应加强对鸡舍及环境的卫生消毒。病鸡主要表现无神、下痢,发病后死亡较快。死鸡体况良好,有的还有一枚待产的蛋,产蛋率略有下降。病变主要在后段肠道,肠道增粗,肠内容物松软带有泡沫,自肠外可以见到密集的小米大小坏死点,有的成片,剪开后可见溃疡。 治疗: 用治大肠杆菌的药物,全天饮水,一般用药2天死亡明显下降,用药4天后死亡基本停止,产蛋率也逐渐恢复正常。 12、鸡传染性鼻炎 仅有零星发生,多是产蛋鸡发病,在闷热、潮湿的季节比较容易发生。表现流鼻液,呼吸困难,面浮肿。发病后出现零星死亡,产蛋下降。主要病变为鼻腔内有粘液,鼻粘膜红肿,卵胞破裂形成卵黄性腹膜炎。本病治疗后极容易复发,尤其是不能全进全出的鸡场,一旦发病以后往往其他鸡群还会发生。治疗时用药疗程要长,可以用2~3个疗程。场内有本病存在后最好进行疫苗(油乳剂灭活疫苗)预防。 13、鸡开产猝死症 发病日龄以130~180日龄为主,夏季多发;发病原因多为:炎热季节中暑或饮水不足;应激因素(包括生理和环境两方面);饲料中钙磷比例失调或缺乏;大肠杆菌病、输卵管有炎症等;病毒性肾炎及冠状病毒病等。临床症状:产蛋鸡突然发病或死亡,初期发病率高,此后一直有病鸡出现。患鸡瘫痪不起,肛门外常有一成形蛋,挤出后病情可好转。病鸡精神沉郁,拉白色或水样稀便,恶臭,肛门附近羽毛被玷污,皮肤干燥,眼睛下陷。 病理变化: 死亡鸡一般营养状况良好,皮肤脱水,鸡冠肉垂呈紫色,全身肌肉发红或苍白。腺胃变薄发软,溃疡或穿孔,乳头流出红褐色液体,黏膜上有血水样脓性分泌物。肝脏瘀血或有灰白色坏死灶。肾脏肿大,有尿酸盐沉积。胰脏变性坏死、卵泡充血、松弛、输卵管肿胀、子宫部常有一硬壳蛋。肠道呈卡他性炎症或有黏液栓塞物。 治疗措施: 黄芪多糖+大肠药物(或卵管速治),连用3天;金维他+鱼肝油十复合VB饮水,连用7~10天;温度高于30℃时饮水中加入抗热应激药物;饲料中拌入0.2%~0.4%的小苏打,可长期拌料(整个夏季)。 14、鸡拉稀综合症 发病日龄以120~180日龄,一年四季皆有,尤以夏天严重,病因主要有机体因生长发育,性成熟,内分泌发生变化等内源性应激;换料、光照、天气变化等外源性应激。饲料中蛋白质或钙含量过高对肾脏造成损伤,出现拉稀;粗纤维含量较多造成消化不良而出现粪便稀薄。大肠杆菌病、肠炎寄生虫、肾炎等疾病的影响。临床症状:产蛋鸡从开产一直呈拉稀症状,一直到高峰期或高峰期内继续有腹泻现象,用各种药物治疗不理想,或在用药期间症状减轻,停药后又复发。鸡群中体弱发病鸡出现零星死亡,产蛋上升慢,蛋个小,蛋壳发白。 病理变化: 解剖后可见肠道扩张充满液体或气体,肠壁变薄,肠黏膜脱落,严重时肠壁出现穿孔。肝脏发黄或发白,肾脏肿大呈苍白色或有尿酸盐沉积。预防措施:蛋鸡开产前要减少各种不良应激,光照增加要缓慢,用优质饲料,提高饲养管理方式。开产前后用消炎药物预防肠道炎症及做好肠道驱虫工作。 治疗方案: 1金维他+鱼肝油+复合VB饮水,连用7~10天; 2肠痢速停(或大肠特号)饮水,中药“泻痢灵”拌料,连用4~5天; 3饲料中加入腐植酸钠,酵母粉,益生素等; 4肾炎严重时,用“肾支一号”连饮五天。拉稀症状缓解后,用连续应用10~20天,此病可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