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充分发挥区域特色优势,提高“张家川红花牛”种源供给和生产能力,加快山区农户脱贫致富奔小康步伐,做大做强特色肉牛产业,张家川县按照“三区三业五带”规划,以东部马鹿等6乡镇林缘山区为重点,启动建设东部基础母牛繁育示范区。 今年选择群众积极性高、养牛基础条件好、技术培训到位的龙口、阳坡、东峡等25个养牛专业村进行示范推广。目前示范区建设全面启动,25个示范村已组建了扶贫互助协会,县财政投入专项资金1250万元,购进基础母牛2020头。 建立村级扶贫互助协会。该县采取先行试点,整体带动的方式,示范区25个重点村扶贫互助协会全部组建并有序运转。目前,东部25村共发展会员1238人,互助资金总量1793.6万元。 积极引进基础母牛。充分发挥畜牧产业扶贫互助协会的作用,扶持养殖户580户,发放借款1306万元,带动群众投资2400万元。对新购进母牛进行建档立卡,检疫监测,严格管理,示范区现存栏基础母牛4.5万头,肉牛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得到有效加强。 加快良种繁育步伐。依托科技富民强县项目和肉牛产业大县建设项目投资,开展标准化黄牛冻配改良站点建设,现已新建车古、杨坡、赵湾、东峡、龙口等牛改点6个,改扩建牛改点10个,配套了相关改良器械,并进行了6期改良技术人员培训。示范区已组建流动改良队伍2组6人,配齐了便携式3升液氮罐6个,改良器械6套,示范区已完成黄牛冻配改良10299头。 夯实饲草料基础。结合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进行人工种草。示范区已完成人工种草3.8万亩,建成青贮池4000立方米,青贮饲草480吨。25个基础母牛繁育示范村完成优质牧草种植1.05万亩,建成青贮池1600立方米,饲草料基础得到夯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