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899|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入再高,新蓝领也是弱势群体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3-27 21:40:1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收入再高,新蓝领也是弱势群体
近日,“新蓝领女性平均月薪4276元了”的报道引发热议。不少白领惊呼自己的薪水又“白领”了。可是,在貌似不错的收入背后,却隐藏着城市新蓝领各种不为人知的秘辛。




近年来,城市新蓝领的收入开始逐渐赶超白领有别于单纯靠出卖体力谋生的蓝领,城市新蓝领普遍有一技之长,学历也并非很低

这篇引发热议的报道,源自某分类信息网站近期发布的《2015年新蓝领女性就业报告》。根据该报告,目前一、二线城市中新蓝领女性的平均月薪达到4276元(税前,下同),其中,按摩技师、月嫂以及美甲师的月薪位列职业薪酬榜的前三甲。这让不少白领“大受打击”。一直以来,工作技术含量低,学历低,收入低似乎是蓝领的普遍标志。怎么接受过高等教育的自己还被这些人反超了?

事实上,根据该报告,都市新蓝领,指工作、生活在二线或以上城市的、为城市日常运转贡献力量的基层工作者,包括销售、房产经纪人、保安、美容美发师、快递员等职业,也涵盖了部分基层白领工作者。有别于传统的靠出卖体力谋生的蓝领工人,他们普遍有一技之长,学历也并非很低。根据《2013都市“新蓝领”生存报告》,新蓝领队伍中的本科以上学历已经达到13.36%, 大专学历者更达到了30.46%。

他们的工作同城市生活息息相关,为城市日常运转服务,通过辛勤劳动创造价值

严格意义来说,该新蓝领的定义与西方公认的“新蓝领即新一代技术工人”有所区别,但叫新蓝领也好,说是新一代城市务工人员也罢,都是指同一个群体——他们的工作同城市生活息息相关,为城市日常运转服务。

城市新蓝领的职业分布很广,基本是为城市日常运转服务(2013都市“新蓝领”生存报告截图)

在各个城市里,新蓝领们游走在城市的各个服务行业,提供家政、快递、维修、美容、保险经纪等生活服务,虽然并非高精尖的技术或产品,但能切实解决城市生活各种现实需求,为城市必不可少。

掌握一技之长,薪水不断上涨,月入上万元已不是稀罕事

当然,这并非新蓝领的“高”收入首次引发关注。育婴月嫂、快递员、厨师、手艺精湛的泥瓦匠……掌握一技之长的蓝领工人,薪水不断上涨,月入上万元已不是稀罕事,以育婴师为例,一个有两年以上工作经验的育婴师月薪一般在6000元左右,甚至逾万元。去年2月,济南举办的一场“月嫂育婴师”拍卖活动上,8位月嫂和育婴师的单月服务权被雇主家庭以最高15500元、最低5200元拍下。在快递、小儿推拿、汽车美容等行业,城市“新蓝领”的月收入也普遍高于普通上班族。

基本的经济学原理是,竞争市场下,劳动力的价格由供需决定。按摩技师、月嫂以及美甲师的高价是建立在真实的市场需求之上的。以月嫂为例,北京市每年出生的婴儿约为15万,调查显示八成以上的家庭愿意请月嫂,而目前的月嫂市场仅能满足半数的需求。庞大的市场需求下,月嫂收入自然会不低,才能吸引更多的人成为月嫂,以缓解月嫂服务的紧缺。事实上,在发达国家脑体倒挂(相同工作时间内,脑力劳动的价格低于或等于体力劳动的价格)现象很常见。美国采矿工人的收入甚至超过了年薪丰厚的警察。

但他们仍是社会中的弱势人群,更担不起公众的艳羡劳动强度大、工作条件恶劣是新蓝领面临的首要问题

根据北京大学市场与媒介研究中心2013年的调查数据,新蓝领中每周工作在40小时以内(即拥有正常双休)的仅占13%,超过半数的人每周工作40-60小时,其中最常见的周工作时长是40-50小时,这类人群占比近三成(29.5%);另外,每周工作50-60小时的超过五分之一(22.0%)。值得注意的是,每周工作超过70小时的超过两成,达到21.3%,甚至有3.5%的受访者表示每周工作超过100个小时,按一周工作7天来算,每天工作也超过14小时。

新蓝领中超过半数的人每周工作40-60小时,没有正常双休

除了工作强度大,工作条件也很恶劣。以我们经常打交道的快递员为例,夏天高温酷暑、汗水湿背,到了冬季,又变成天寒地坼。个中辛酸不是在办公室吹着空调上班的白领们可以比拟的。

所面对的职业伤害和风险相比较白领而言,也要高出许多

根据《2012都市“新蓝领”生存报告》,在“新蓝领”人群中,51%的新蓝领所在单位没有任何劳动保险的缴纳;56%的新蓝领所在单位没有与他们签订劳动合同;49%的新蓝领法定节假日无法休息,加班了也拿不到加班费。“干一天活拿一天钱”,不干活就没钱拿(所以很多新蓝领为了获得高一点的收入,宁愿辛苦地工作着)。这使得他们的合法权益很难得到法律的保护。更不用说各种工伤保险失业保险。不过,新蓝领收入虽然相对较高,但普遍缺乏加班补贴、医疗、养老等基本福利保障。调查显示,房地产经纪人、司机、收银员、厨师、保洁等,是比较典型的不能休息也没有加班费的人群。

而对于劳动强度大、工作条件恶劣的新蓝领,他们所面对的职业伤害和风险相比较白领而言,也要高出许多。根据《经济观察报》2014年的采访,很多从事家政、汽车美容、保险经纪等工作的城市“新蓝领”说,工作单位没有或未及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用的情况已成为他们无法承受之重。

受限于专科学历和岗位的“天花板”,他们“干10年20年一个样”

与上一代蓝领“挣票子、盖房子、娶妻子、生孩子”赚钱谋生相比,如今的新蓝领的诉求已明显不同,在渴望工资福利的同时,更希望能拥有更好的职业发展前景。

然而,令人失望的是,绝大多数蓝领的职业前景可谓“一眼万年”,从入职之初就能看到今后10年20年的样子。这并非他们不上进,新蓝领一般参加过系统性的培训,具有一定的技术水平,并且相关职业经验也比较丰富。但要进一步上升,学历和岗位都有“天花板”。绝大多数岗位就没有成长的空间和发展的机会。即使有了上升的通道,又多会要求“本科以上学历来”,而如前文所述,新蓝领队伍中本科以上学历为13.36%,这已经是近年来改善后的高水平。

父父子子,这种被社会边缘化的境地很难改变

从新蓝领人群的父母职业分布来看,农民占据了相当一部分比例。父亲母亲职业的比例分别为40.50%与46.75%,而传统意义上的蓝领则成为父母职业的第二大比例。另一方面,选择公务员、中小学教师等稳定职业的比例非常低(父亲5.23%,母亲2.66%),而选择公司领导、工厂老板等管理层的比例更是微乎其微。这些“面朝黄土背朝天”或从工厂出来的父辈,本身就是社会的弱势群体,他们的收入来源和社会地位都十分有限,能够给予子女的资源也十分有限。子女职业选择虽然更为丰富与多元化,但仍旧难以摆脱蓝领阶层的命运。

他们来到城市,但城市却没有为他们在工作保障、子女教育、购置房产、医疗保健以及其他合法权利层面提供足够的社会协助和政策支持。随着工作年限的增长新蓝领群体中对未来生活的消极期望比例逐渐升高,由于阶级固化、工作不稳定已经所从事职业的成长性较差等社会因素,工作年限并不能带来更高的物质回报和更高的生活水平的预期。相反,漂泊的时间越久,锐气越被消磨,而长时间的一无所有带来的是希望的渺茫。



结语
城,所以盛民也,民,乃城之本。对于人的关注,尤其是对于普通人乃至弱势群体与边缘人群的关注,更能体现城市的健康发展,而新蓝领作为城市的重要中坚力量更不应被忽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养殖人家园|助农生态养殖技术网|益生菌运用技术网|养殖VIP资源网 ( 桂ICP备05007308号  

GMT+8, 2024-11-30 07:06 , Processed in 1.240806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