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317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鱼类缘何频频发病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1-13 14:19:3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鱼类缘何频频发病
 水产养殖实践中常常出现这样一种现象:在野生状态下抗病力强的品种,因长期生活在养殖环境中而变得易患疾病。 鱼类抗病力的强弱主要是由其遗传因子决定的,但最终它发病与否却是由环境来确定。环境对鱼类的各种刺激,即为环境胁迫因子。在水产养殖生态系统中,鱼类受到的胁迫常常由非离子氨、溶解氧、酸碱度和水温等环境因子造成。 一般来说,水产养殖生态系统中的氨氮来自三个方面:一是鱼类蛋白质新陈代谢的产物;另一种是水体中有机物经细菌分解的产物;最后一种是水体中所施的氮肥。水体中的氨氮以两种形式存在:非离子氨和铵离子,二者之间的平衡关系是由pH值和水温直接调节,当pH值和水温升高时,非离子氨所占的比例将增大,例如pH值从8升到9时,非离子氨将增加7倍,非离子氨对鱼类有很强的毒性,当浓度达到002毫克/升时就会引起鱼类慢性应激,达到005毫克/升时会引起鱼类急性应激,而达到04毫克/升时鱼类已经开始死亡。这是因为非离子氨有相当高的脂溶性,能穿透细胞膜毒害细胞,最终可损害鳃、肝等组织。 水中的溶解氧不仅是鱼类赖以呼吸生存的条件,而且对调节水环境中众多物质的氧化分解起着主导的作用。鱼类健康生长需要的溶解氧水平在6毫克/升以上,鱼种的需要量还要高些,在73毫克/升以上。水中溶氧量高,可以抑制和减轻非离子氨等物质对鱼类的毒害作用,溶氧过低则引起鱼类浮头甚至死亡,同时也增强了氨的毒性。由于养殖密度过高以及配合饲料的大量使用,低溶氧已经成为水产养殖环境中严重的胁迫因子,它大大降低了鱼类的生产性能,即使采用各种增氧设施,这种胁迫也始终存在。 由于溶氧不足,养殖水体中过多的有机质的氧化过程受到抑制,残饵、有机肥料、鱼的粪便等会逐渐积累,结果就产生和积存了各种有机酸类,从而使pH值逐渐降低。鱼体内的pH值一般在7478之间,水体的pH值过低,会造成鱼类鳃的气体交换和血氧运输障碍,体内渗透压调节机制失调、血酸离子调节机制丧失以及血液酸碱平衡紊乱。 由于鱼类是变温动物,它的体温随水温而变化,因此,水温是鱼类生活中极其重要的环境因子,当温度长时间接近鱼类所能忍受的极限以及水温的变动幅度过大,都会对鱼体造成胁迫。在养殖水体中这种胁迫作用对鱼类造成的影响因涉及溶氧和氨氮等的变化而变得非常复杂。 上述环境因子对鱼类健康造成的影响,随着集约化养殖的发展而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水产养殖正朝着“绿色、健康”的方向发展,因此除了给养殖鱼类提供营养均衡、加工工艺先进的优质饲料以外,调节和改良水质,保持适宜鱼类生长的水环境也是极其重要的。
广西助农畜牧科技公司http://www.zn99.com/
地址:广西南宁市安吉路35号A栋24、25、26号                              邮政编码:530001
联系电话:销售咨询0771-2204816                       3800156(兼传真)
技术咨询:3815852,3815862,2308519,3123310
代理咨询:13211358963,产品使用中遇到疑难咨询:0771-2308519
在线服务QQ:597579242,技术服务QQ群:68290109、48481199,47430099
企业QQ及电话:400-030-9099
淘宝:http://gxzn99.taobao.com/
天猫商城:http://zncwyp.tmall.com/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养殖人家园|助农生态养殖技术网|益生菌运用技术网|养殖VIP资源网 ( 桂ICP备05007308号  

GMT+8, 2025-7-22 04:36 , Processed in 1.591580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