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40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重庆铜梁:乌鱼亩产破万斤 调节剂功劳大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12-11 17:06:02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重庆铜梁:乌鱼亩产破万斤 调节剂功劳大

11月29日上午,在铜梁区少云镇高碑村的乌鱼养殖专业合作社的池塘里,合作社理事长周运明和3位养鱼户将一种黄色粉末状物品撒进鱼塘里。“合作社的1200多亩鱼塘养殖的乌鱼亩产量突破了5000公斤,我们在鱼塘里投下的黄色粉末是微生物制剂,目的是清洁水质量,保持水的活性,让鱼儿健壮生长。”周运明说。
高碑村的乌鱼养殖专业合作社建于2010年,由返乡农民工周运明创建。经过几年发展,现养殖水面达到1200多亩,亩产达到5000公斤,比普通的四大家鱼高5倍,属于高密度养鱼的典型。

“高密度的乌鱼养殖主要靠专用饲料,但饲料的大量投放也使水质受到了污染,在生产上逐步出现因池塘水质变差缺氧,疫病增多的现象。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在区水产技术推广站的指导下,我们投用了微生物制剂化解污染难题,收到好的效果,泛池死鱼的现象基本没有了。”周运明说。

周运明他们投用的微生物制剂又称为微生态调节剂。它是从天然环境中筛选出来的微生物菌体,经培养、繁殖后制成的含有大量有益菌的生物活菌制剂。同时也是不污染水体,又能提高水中溶氧量,抑制有害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提高肌体抗病力,并能活化淤泥和有机物质,转变成藻类和生物可吸收利用的游离状态的绿色生物有机肥。

据区农委水产站高级农艺师杨胧介绍,近年来,高密度集约化养鱼已成为提高养鱼业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但鱼的产量增加与饵料的投入成正比例,随着饵料的加量投入,不仅导致水体污染严重,还会出现疫病逐渐增多、产量逐年降低的现象。
为了解决高密度养殖造成水体污染的有效办法,水产站通过试验,引进了微生物清洁水质技术,目前全区推广面积达到3万多亩。实践证明,这是水产健康养殖、稳定发展的重要手段。而且微生物制剂具有无残留、无耐药性、无污染等副作用,为无公害水产品的生产创造条件。

杨胧提醒说,购买微生物制剂一定要到正规厂家,在施用上要打开包装后尽快使用,每亩施用量在2至5公斤为宜,泼洒时的同时要尽量在有风的晴天使用或者开动增氧机,使微生物均匀渗透到不同的水层。
文/图 通讯员 赵武强

查看乌鱼长势。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养殖人家园|助农生态养殖技术网|益生菌运用技术网|养殖VIP资源网 ( 桂ICP备05007308号  

GMT+8, 2025-7-22 04:16 , Processed in 0.404688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