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氧在水产养殖过程中的运用 四川地区的水产养殖呈现养殖面积分散、单个池塘养殖面积小、养殖产量相对较高,养殖品种区域化、各区域都有从事水产销售的经营者自己养殖的鱼池,因此养殖销售的链条已经形成。随着近年来水产养殖的快速发展,有很多怀着水产梦的人不断的加入水产养殖行业,然而饲料原料价格的暴涨、劳动力成本的上升、承包经营费用的攀升、养殖病害的频发、水产品价格持续的低迷,让养殖户年年盼下一年行情会好转一点,然而2014年水产养殖旺季已经过去一半,持续低迷的行情依然在养殖成本边缘徘徊。尤其从事多年水产养殖从业者技术水平根深蒂固沉浸于过去的传统养殖方法,对养殖品种的放养搭配、养殖细节的把握、养殖过程的管理确实需要有待提高。未来的水产养殖将不再是高利润的时代,而是在具有稳定性质量的饲料产品下,靠规模化经营、精细化管理出效益。影响水产养殖自然环境关键因素则是溶氧。 从3月开展通威365模式示范户工作以来,更深切的接触到生产实践,尤其我们给每个示范点配备了自动增氧控制器后,可以直观量化的看见池塘每天溶氧变化的情况,改变了由过去靠经验来判断水质的优良、使用增氧设施及投喂饲料到现在根据可见的溶氧状况来管理。通过6月到7月对溶氧数据的跟踪,随着池塘载鱼量的增加及四川的地理环境及天气闷热的气候,高密度养殖的池塘水体氨氮、亚硝酸盐等指标极不稳定,池塘溶氧在凌晨1点后溶氧均低于3mg/L,示范塘养殖水体的池塘溶氧最低点1.2-2.0之间大部分出现在早上的5点到7点(还提前开微孔增氧及叶轮增氧机的情况下)。 为此,防止出现久晴天气突变的应急设备液氧成了急救措施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