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显孵化器使用说明书 一.操作步骤: 1.开箱验机,检查包装箱内所有配置是否齐全。 2.机器盖好上盖后,把电源联接线接好,接通电源,机器控制面板的温度有显示,加热指示灯(Work)亮了,机器就开始加热了. 3.注意:环境温度低于25度以下,最好要有保温措施,在机器外面包裹一些衣物或其它保暖物,这样有利机器内的温度均匀,也能节约用电,减少机器热量散发。 4.根据《按键说明》,检查所有参数。 5.每天最少翻蛋二次以上,翻蛋时,尽量把机器中间的蛋,放边上,旁边的放中间。 6.机器试验2小时后,就可以正常使用了。 7.要开始孵化了,放入已选好的蛋,要记录好孵化时间。 8.这样机器就正式开始孵化了,每天注意观察控制面板上的温度。如有不合要求,要及时调整,每二三天要检查水位,不要让机器内缺水。 9.孵化到18-19天(以鸡蛋为例),到这个时间了,就不要翻蛋了,让蛋破壳出苗。 10.换蛋盘时间是根据各种家禽的孵化天数不同,所以换蛋盘时间也不同,一般是孵化天数总数减3 -4天。或有一两只蛋已经破壳了,这样个时间就不用翻蛋了。 12.在整个孵化过程中都要注意温度和湿度的调整,可以 参考说明书中的《孵化技术》相关内容。 二.安全须知 1,本机器只能使用机器上标明的电源;220-240v,功率约115W 2,不要将任何物品压在电线上,应将本机器的电源线放置不会被踩踏或使人绊倒的地方; 3,使用的插座和延长线要保证不过载,否则可能会导致火灾或触电; 4,如果本机发出烟,异常气味或不正常噪声,请关断电源拔下电源线,确认故障已停止,并联系经销商或维修中心; 5,请勿用湿手去触摸电源线,有触电危险; 6,本机不可以暴露在室外雨水中和户外日光中暴晒; 7,在清洁机器前请确认关闭电源。 8,本机放置的房间要保证空气良好,不能有震动性的设备,不能放置在空气流动大的地方,房间内不能有毒有害的化学物品和其它污染源。 9,机器工作中,不可以阻塞机器上的排气孔。 三.按键说明: 1.SET: A:按SET键一次进入控制温度设置,按<+>或<->键调整,按住<+>或<->键三秒不放进入快速调整模式.再按SET键一次退出设置状态. B:按住SET键三秒不放进入系统菜单设置,按<+>或<->键选择要调整的菜单,再按SET键一次进入相应的参数设置状态,按<+>或<->键调整需要修改的参数,调整好后按RST键退出,或系统延时5秒退出. 2.<+>:上调键 3.<->:下调键 操作说明: 指示灯状态说明: 显示屏左侧的WORK灯作为工作指示灯,LED常亮表示制热工作。 显示屏左侧的SET灯作为设置指示灯使用,LED常亮表示在设置状态。
四.孵 化 技 术 1.控制孵化温度
不同禽类孵化要求有所不同:鸡:孵化期为21天。1~6天为38.2℃;7~14天为38℃;15天为37.8℃;16~21天为37.2~37.5℃。.鸭:孵化期为28天。1~7天为38℃;8~15天为37.8℃;16天为37.5℃;17~28天为37.2℃。.鹅:孵化期为31天。1~8天为37.8℃;9~18天为37.8℃;19天为37.8℃;20~31天为37.0℃~37.3℃。 2.控制湿度:家禽在不同的孵化期间对相对湿度的要求有所不同。孵化前期相对湿度保持在55%~60%,以保证胚胎受温均匀,有利于形成尿囊液和羊水;孵化中期相对湿度保持在30%~55%,以利于水分的蒸发;孵化后期,则应把相对湿度提高到65%~70%;在高湿度环境中,更有利于雏鸡破壳,当雏鸡出壳达20%以上时,相对湿度保持75% 3.卫生与消毒入孵前,孵化器刷洗干净,然后用高锰酸钾和福尔马林熏蒸消毒方可入孵。
4.检查孵化设备在孵化前,要全面检查孵化机具,观察风扇转动装置是否正常,各部配件是否完备,再试温、水盘加水。当孵化器达到要求温度和湿度时再试12-24小时,如运转正常,即可正式上蛋孵化。
5.种蛋选择、保存要选用5天(最多不能超过7天)以内的新鲜蛋,贮放时间超过5天以上,每多贮1天,孵化率下降4%、孵化期延长30分钟。保存种蛋的适宜温度是12℃~16℃。存放种蛋要小头向上。
6.落盘期注意事项由蛋托架转移到出雏盘的过程叫落盘,一般鸡胚18~19日龄时落盘。落盘要轻拿轻放,以单层平放为好。其它的家禽也一样都是在孵化时间结束提前三天落盘。 鸟禽孵化参数
鸟 禽 名 称 | 孵 出 天 数 | 孵 化 期 | 出 雏 期 | 种蛋 重量 G | | 鸟 禽 名 称 | 孵 出 天数 | 孵 化 期 | 出 雏 期 | 种蛋 重量 G | 温 度 ℃ ±0.5 | 湿 度 % | 温 度 ℃ ±0.5 | 湿 度 % | 温 度 ℃ ±0.5 | 湿 度 % | 温 度 ℃ ±0.5 | 湿 度 % | 鸡 | 21 | 38.0 | 55-70 | 37.5 | 65-85 | 50-60 | 鹅 | 30 | 37.6 | 65-80 | 37.1 | 65-85 | 100-120 | 孔雀 | 28 | 37.8 | 60-75 | 37.3 | 65-85 | 100-120 | 鸽子 | 18 | 38.5 | 55-70 | 37.8 | 65-85 | 30-40 | 火鸡 | 28 | 37.7 | 60-75 | 37.2 | 65-85 | 75-80 | 山鸡 | 24 | 38.2 | 55-70 | 37.7 | 65-85 | 30-40 | 鸭 | 28 | 37.8 | 60-75 | 37.3 | 65-85 | 80-100 | 土鸡 | 21 | 37.9 | 55-70 | 37.5 | 65-85 | 45-55 |
[url=] [/url]此主题相关图 片如下:孵化蛋的变化1.jpg
[url=] [/url]
[url=] [/url]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孵化蛋的变化2.jpg
[url=] [/url]
[url=] [/url]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孵化蛋的变化3.jpg
[url=] [/url]
[url=] [/url]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孵化蛋的变化4.jpg
[url=] [/url]
[url=] [/url]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孵化蛋的变化5.jpg
[url=] [/url]
[url=] [/url]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孵化蛋的变化6.jpg
[url=] [/url]
[url=] [/url]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孵化蛋的变化7.jpg
[url=] [/url]
[url=] [/url]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孵化蛋的变化8.jpg
[url=] [/url]
[url=] [/url]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孵化蛋的变化9.jpg
[url=] [/url]
[url=] [/url]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孵化蛋的变化10.jpg
[url=] [/ur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