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15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雏火鸡锰缺乏症的诊治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3-31 17:23:4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雏火鸡锰缺乏症的诊治
  锰是禽类的生长、生殖以及一系列生命活动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种微量元素。研究表明,禽类对锰的需求量高于家畜。关于家禽锰的缺乏症报道较多,但珍禽方面报道较少,笔者曾经历一起雏火鸡锰缺乏症诊断过程,现介绍如下。
  1临床症状
  病雏精神不振,腿向前伸,以胸部卧于网上,呈观星状,不愿站立和运动;强迫运动时表现共济失调,以跗关节着地展翅前奔,站立时两腿呈“O”形或“X”形;胫跗关节肥大,胫骨扭曲或弯曲,有些病雏胫骨、翅骨短粗。这些病雏常因采食、饮水困难,逐渐消瘦,最后衰竭而亡。有些病雏表现一侧跗关节变形比对侧严重,病重侧的腿向后外方展伸,不敢负重,显得比对侧腿稍长。
  2剖检
  病死雏火鸡嗉囊及胃肠道空虚、黏膜苍白,黏液性液体较多(胃肠道明显),个别心室扩张,其他脏器和器官未见明显病变。双腿跟腱向内或向外滑脱,有2例病雏表现右腿跟腱偏于外侧,尚未滑脱;大多数病雏胫骨髁(外髁或内髁)显著肿大,髁间沟变平。
  3实验室诊断
  取病死和发病雏火鸡心血、肝、脾、肾、法氏囊、关节囊液和胃肠液等分别接种于普通琼脂培养基,未见有致病性病原菌生长(由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微生物实验室检测);病料触片、涂片经革兰氏、瑞氏染色,镜检除胃肠液涂片有少量大肠埃希氏菌、沙门菌等常在性细菌外,无其他菌体。
  4疾病模型复制
  在未排除病原微生物致病可能性的情况下,用取自病死雏火鸡的心、肝、脾、肾和腔上囊病料研磨,分别加入10倍灭菌生理盐水稀释后离心,取上清液,分为加入和不加入青霉素、链霉素对照两组,分别给健康的10日龄火鸡雏肌肉或腹腔注射1mL/只,均无本病发生。
  根据发病情况、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和实验室的诊断,初步诊断为雏火鸡锰缺乏症。对饲料的分析表明,本批雏火鸡的饲料中锰的含量为22.6mg/kg(吉林农业科技学院中心实验室原子吸收光谱检测),比幼火鸡饲养0-8周饲养标准(55mg/kg)低27.4mg/kg,证明诊断正确。
  2治疗与预防
  在饲料中再添加硫酸锰200mg/kg,氯化胆碱600mg/kg;同时饮水中加入100mg/kg高锰酸钾,连用5天,鸡群中再没有新的病例出现。病情较轻的患鸡,有一小部分完全康复,停喂3天后,又饲喂5天,90%以上的病鸡明显好转。病情较重的雏火鸡,症状得到有效的控制,但变形的鸡腿形状不再发生改变。
  后几批雏火鸡在笔者的建议下,在饲料中添加硫酸锰100mg/kg,氯化胆碱300mg/kg;饮水中加入50mg/kg高锰酸钾,以后再没有锰缺乏症的发生。
  3分析讨论
  3.1锰是多种酶的组成成分,同时又是多种酶的特异激活剂。当锰缺乏时,细胞色素酶、胆碱酯酶和碱性磷酸酶的活性减弱,使相关物质代谢障碍;同时,多糖聚合酶和半乳糖转移酶的活性降低,导致硫酸软骨素合成障碍,影响骨骼的形成。
  3.2鸡对锰的需要量为30-60mg/kg,火鸡0-8周的需求量为55mg/kg。而作为饲料主要成分的玉米,其锰含量仅为5-8mg/kg。又由于配合饲料中的锰吸收率很低,仅为3%-4%,所以用以玉米为主的饲料喂鸡,容易发生锰缺乏症。
  3.3锰与钙、磷的代谢密切相关,当钙、磷含量过高时,可减少锰的溶解,妨碍锰在体内的贮存。养鸡户若经常过量使用贝壳粉及石粉,可促使锰元素不足,出现锰缺乏症。
  3.4配合饲料中的铁、钴等微量元素也可抑制锰的吸收。因为铁、钴和锰在肠道中有共同的吸收位点,所以,其中某种元素过多可抑制其他元素的吸收。因此,饲料中铁、钴含量过高,也可造成锰缺乏症。
  3.5锰缺乏症在临床上与维生素B1缺乏症都具有腿屈曲,步态不稳,坐地呈观星姿势。但维生素缺乏症,胫骨和翅骨不发生扭曲,也不见变短变粗,如及时给雏鸡补充维生素B1,较快康复。而锰缺乏症补充维生素B1,不但无效,甚至可使病情恶化,借此可有效鉴别两种不同的疾病。
  3.6雏鸡发生佝偻病时除腕关节屈曲,呈内弧形,跗关节内收,呈“八”字形与锰缺乏症相似外,佝偻病还表现胸骨脊弯曲成“S”形,肋骨与肋软骨间出现球形膨大,排列成串珠状,翅和腿部的管状骨质地变脆易被折断等症状,但是胫骨髁不肿大,髁间沟正常,跟腱也不滑脱。根据这些,可区别因锰缺乏而形成的滑腱症和因钙、磷及维生素D缺乏引起的佝偻病。


广西助农畜牧科技公司http://www.zn99.com/
地址:广西南宁市安吉路35号A栋24、25、26号                              邮政编码:530001
联系电话:销售咨询0771-2204816                       3800156(兼传真)
技术咨询:3815852,3815862,2308519,3123310
代理咨询:13211358963,产品使用中遇到疑难咨询:0771-2308519
在线服务QQ:597579242,技术服务QQ群:68290109、48481199,47430099
企业QQ及电话:400-030-9099
淘宝:http://gxzn99.taobao.com/
天猫商城:http://zncwyp.tmall.com/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养殖人家园|助农生态养殖技术网|益生菌运用技术网|养殖VIP资源网 ( 桂ICP备05007308号  

GMT+8, 2024-6-1 12:51 , Processed in 0.497305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