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归来,我们仍无法释怀,曾经广受欢迎、香飘羊城的烤羊肉串、羊肉火锅等羊肉风味美食业,为何会出现以次充好、假冒伪劣的现象,陷入今天这个困境?
在这里,我们再回顾一下广州的羊肉风味美食业从兴盛到“沦陷”的过程,看看这个过程经历了哪些阶段,各个阶段都发生了什么,让警钟长鸣,也供其他行业镜鉴。
第一阶段:良性经营。若干年前,羊肉风味美食在广州兴起,在诚信经营、以质定价的基础上,逐渐形成规模;此时,市场饱和度低,竞争压力小,外部环境也相对良好,能够通过正当经营获得合理利润。
第二阶段:假冒偶发。由于市场广阔,进入门槛低,行业规模快速扩张;其间,开始有个别不法经营者利用其他廉价肉类假冒羊肉,获得了高于同行平均利润的高额利润。这些不法经营者的违法成本很低,破坏规则的行为却得到了正面报偿。
第三阶段,假冒扩散。在少数率先假冒者的示范作用下,逐渐出现众多效仿者,并进一步形成专门为假冒者提供支持的系统,如假冒羊肉的食材加工、食材流通等,构成一个完整的利益链条,假冒者也因此能够以极为低廉的价格出售其产品;诚信守法的羊肉风味美食经营者则由于成本高昂,正当经营变得难以为继。于是,行业越做越低端,价廉质次的产品充斥市场。这是一个非常典型的“劣币驱逐良币”的过程。
在这一阶段,监管部门开始频繁介入,但在流通环节,“羊肉味鸭肉”是来自合法厂商并使用安全合法肉类,并不在禁止之列,执法遭遇灰色地带;在消费环节,一是取证难度大,二是经营者数量庞大而分散,执法成本极高;因此,尽管经常有公众举报、媒体跟进,但监管的效果始终有限。此外,众多消费者单纯以价格为导向的非理性消费,事实上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第四阶段,假冒泛滥,行业“沦陷”。在这一阶段,假冒羊肉几乎无孔不入,甚至成了“行业新标准”,诚信守法的经营者已难觅踪影;随着羊肉风味美食业的假冒丑闻不断被披露,行业的声誉也逐渐丧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