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目前鱼病这一块,大家也许知道调水是如今所朝的方向,但就对于调水,大家有什么想法吗?
调水我们大多数无非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净底、增氧、调水化因子,培水,培藻、培菌。但大家有没有想过做了这么多功夫主要为了什么呢?
小弟有这么一个想法,不知道大家认同不,我觉得调水最终还是调鱼的状态而已,同时关键点是为了调鱼的黏液。
我们知道鱼类脱粘、富粘都是鱼类处在一个病态,最近在探讨以一个修复黏液的治病思路,也有一些心得,观察到有两种有趣的现象:急性病鱼脱粘,慢性病富粘。我们在治病过程中,从第一步着手以常规的抗应激药来恢复鱼体正常的活力,直到调水最后一步中的培菌。我们发现鱼类黏液发生以下一些变化:脱粘-富粘-正常的黏液。可见调水过程与粘液变化过程有不可磨灭的关系。
资料分析:鱼类黏液作为其免疫第一道防线。1、体表黏液含有大量的活性物质,如蛋白水解类、溶菌酶、白介素IL-1,、肾上腺皮质激素,对抵抗细菌等寄生生物入侵有一定的抵抗作用。2、鱼类黏液有渗透调节和离子调控。3、体表黏液在鱼类抗逆性生长发挥重要作用。
其实可以说,调水从鱼体表黏液观察到效果,但是如何判断黏液是否正常应该需要多碰鱼,一个抚摸动作从经验中知道鱼是否正常,也可以判断出调水药是否有效。因为,黏液是鱼状态最直观的表现。
从调水过程中的渐变过程,主观地认为,调水调的是鱼类黏液多少及变化。各位大侠从平时选择的抗应激药中,多为一些多糖类、多肽类、多维等等,无论在增氧、氧化吸附底质,还是在增加水体透明度、水体均匀度等等都与粘液有直接的关系。黏液所含的蛋白、激素和抗体都与这些调水药有着莫大的关联。
鱼类黏液的变化在预防和治鱼病处于非常重要的作用,因为鱼类的活力直接影响我们下药的方向、类型选择、用量选择。如果准确判断黏液的趋向,可降低我们用药风险,提高用药效率。从感知部位(侧线两侧-鳍-背腹部-鳃盖表面)敏感潜进,黏液均匀与否,直接可以判断出鱼类所出鱼所陷的状态。从黏液的颜色也可以判断鱼的黏液分泌时间,认真观察也可以发现黏液的透明色也有这样一个变化(稀透明-稠透明-浑浊偏白色),以上可以判断出黏液活性物质受到多少数量级的氧化-变性,从而判断出鱼受到外部(环境因子-病原)严重与否。
那么如何能够修复黏液。这可能是大家最关心的一点。
常规的抗应激、增氧药都可以给一个舒适的状态,也有更快的温性活血药,如姜液、内服温性活血中草药;当然也有VC促进体内离子信号通道突发应激,以渗透压提高黏液分泌效率。
广西助农畜牧科技公司
http://www.zn99.com/
地址:广西南宁市安吉路35号A栋24、25、26号 邮政编码:530001
联系电话:销售咨询0771-2204816 3800156(兼传真)
技术咨询:3815852,3815862,2308519,3123310
代理咨询:13211358963,产品使用中遇到疑难咨询:0771-2308519
在线服务QQ:597579242,技术服务QQ群:68290109、48481199,47430099
企业QQ及电话:400-030-9099
淘宝:
http://gxzn99.taobao.com/
天猫商城:
http://zncwyp.tmal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