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养兔中间商 1年赚150万 山东诸城市孟瞳镇庄家村村民刘本明在养兔经营中,随市而动,探索进取,以增效增收为切入点。把小兔业从庭院养殖,精雕细刻。塑造成了远近闻名的诸城市本明兔业开发有限公司。固定资产从3位数发展到8位数。 1983年,20岁就担任村党支部书记的刘本明带领乡亲们在庭院里饲养了几十只肉兔。由于当时兔业市场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兔产品进口国操纵。形不成运作规律,卖兔时往往赶不上好价钱,高价买种,低价卖兔,越养越赔钱。刘本明按照专家指点,在某一种兔产品跌价时,就选育保种,养精蓄优;当低潮中出现升价迹象时,繁育扩群,等待高潮到来,在人无我有时以高价卖出。如2001年市场低潮时以肉兔价买进獭兔5000只,2003年涨价时卖出。累计收入150万元。 兔业公司成立初期。卖的是别人的品种,吃的是别人的残羹剩饭,利润较低。经营方式与企业规模不相称。为了弥补本公司没有良种兔品牌的缺陷,他聘请10多名农科院校的研究员、教授当顾问,以产毛性状较好的德系长毛兔为基础兔,与国内外多种良种兔进行级进和品系间杂交、回交,经过繁育、优选、固定。培育出了每只年产毛量达1.8千克以上的密州长毛兔。随后他使用多种科技手段。先后培育出了重量达7.5千克的黄色皮、肉兼用兔。采用环保技术培育出无药残、无污染的“绿色”医药原料兔。以自己的品牌效应招揽客户。取代了靠贩卖别人种兔和品牌商品兔的单一经营,实现了商品兔养殖、良种兔推广两条腿走路。 刘本明针对商品兔养殖和良种推广仍停留在个体户经营水平。养殖周期长,成本高的现状。顺应市场发展,购置机械设备,开展肉兔宰杀、分割、冷贮、熟肉加工。市场低潮时。一只2.5千克重的活獭兔市场价仅25~30元,而宰杀加工后出售。比卖活兔增收10元;如加工熟肉出售。则比卖活兔增收20元。加工肉兔,每只增收10元。开展兔产品加工经营后,靠附加值抬高了价位,填平了低谷。使兔业经营在市场上能保持平稳运行而无低潮。 随着公司业务不断做大,刘本明在各地兴建了30多家分场和养殖基地。由于为分场承担了赠送起步饲料,调换伤病、不孕种兔。上门送货。上门提供技术服务。上门回收产品和实施合同保护价等诸多责任和义务。公司进入了微利发展期。不久。刘本明做起了兔毛、兔肉、医药原料兔出口业务,不赚养殖户一分钱。只赚取10%的出口退税。效益也相当可观。 在出口兔产品过程中,为了保障质量和扩大规模。他请昔日的行业竞争对手加盟自己的兔业经营。共享兔业“蛋糕”。与竞争对手都获得可观效益而实现双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