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315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如何进行鱼病的检查与诊断(以大黄鱼为例)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1-22 16:53:29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如何进行鱼病的检查与诊断(以大黄鱼为例)


  作者:江门澳华技术部 韦海明

  本文以大黄鱼为例

  特别提醒:(此文所有内容均为原创,若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谢谢)

  水产养殖中,鱼病以防为主,但是总会有防不胜防的时候,那么当养殖户知道鱼儿感染了疾病之后,该如何去检查与诊断呢?下面通过对大黄鱼鱼病的检查与诊断为大家介绍这一过程。

  第一、观察水体。

  水、种、饵是水产养殖成败的主要因素。所以在日常管理中,要注意观察水体。大黄鱼开始出现少量死亡时,我们观察发现养殖大黄鱼水体浑浊、呈褐色,网箱上挂有大量的褐色、绿色藻类(图1,2,3)。

图1(水流冲击,网壁上的藻在漂浮)

图2(网上褐色物质)

图3(网绳上绿色藻类)


  第二、观察鱼的游泳情况。

  我们仔细观察发现有的网箱中大黄鱼不停地绕着网箱环游,并把吻部伸出水面,呈“缺氧浮头”状,我们可以初步判断大黄鱼可能感染了滑走细菌。

  第三、鱼体体表观察。

  我们还发现大黄鱼体表,有许多白点。捞取浮在水面已经死去的鱼,多数鱼的鳍部、腹部、尾部充血或是腐烂(图4)。可以初步判断可能还患有弧菌病。


  第四、解剖观察。

  解剖发现严重者腹中有黄水,较轻者肠内有黄色粘液(图5,图6)。我们还观察到大黄鱼脾脏呈暗红色,并有许多白点状结节(图7),即患有内脏白点病,这是由假单胞菌属细菌感染导致的。


  通过以上步骤的检查,我们就可以诊断大黄鱼感染了细菌性疾病,主要感染的细菌有滑走细菌,弧菌和假单胞菌属细菌。这样我们就可以对症下药了。

  注解:大黄鱼(Pseudosciaenaerocea,Richardson ),属于鲈形目、石首鱼科、黄鱼亚科、黄鱼属,是暖温性集群洄游鱼类,主要分布在我国近海沿岸,北起黄海南部,经东海、台湾海峡,南至南海雷州半岛以东的沿海,因此被称为我国“国鱼”。大黄鱼,体色金黄,肉质鲜嫩,高蛋白、低胆固醇,富含EPA、DHA等高度不饱和脂肪酸,是我国及周边国家、地区人民喜食的海产鱼类。20世纪80年代以前,大黄鱼产业的发展主要是天然捕捞,直至1986年科研工作者突破大黄鱼人工育苗技术,1987年掌握养殖亲鱼的人工培育技术后,大黄鱼人工养殖才迅速发展起来。福建和浙江是我国大黄鱼养殖主产区。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养殖人家园|助农生态养殖技术网|益生菌运用技术网|养殖VIP资源网 ( 桂ICP备05007308号  

GMT+8, 2025-7-17 07:03 , Processed in 0.652514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