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会接到用户的来电咨询,有些是问发酵中的温度的问题的,比如说典型的有以下几个问题: ① 为什么他发酵糟渣的过程中,物料的温度不高?
② 为什么发酵糟渣刚开始几天温度较高,现在却没有温度了,表面更是冷的?
③ 为什么我发酵的统糠、啤酒糟、玉米秸秆、米糠等发酵的温度非常高,里面很热,这会不会烧料呢,会不会损失营养呢?(注意这些物料都是比较疏松的)
④ 我是发酵鸡粪喂猪的,为什么我发酵的料没有什么温度呢,而为什么别的人发酵堆肥做有机肥的,他们的堆肥发酵温度非常高呵?
⑤ 为什么我发酵了10几天的发酵床垫料里面没有什么温度呢,我现在还没有进猪,翻了一下,也没有什么温度?
⑥ 发酵糟渣喂猪,是发酵温度高一些好,还是温度低一些好?
⑦ 我发酵糟渣含水量在30%~40%,料温非常高,含水量在50~60%时,温度却不高?这是为什么?
回答这些问题前先把正确的结论公布一下,大家心里有个印象,再从下面的内容中寻找答案和理论,结论就是:
好氧发酵温度高,厌氧发酵温度低;进入的空气越多,温度越高,反之温度越低;空气越多时,微生物繁殖越多,反之繁殖越少;菌体蛋白并非一定比植物蛋白好等等;由此再引申出以下结论:
① 以喂养动物为目的的发酵糟渣发酵中,应该尽量用厌氧发酵法(尽量压实压紧密封好),以避免产生高温高热的现象;以免损耗消化能代谢能,以及损失维生素等;
② 在发酵制作堆肥,以制作肥料为目的的发酵中,才需要采用好氧发酵,产生大量的热量和温度,来消耗掉物料中的能量,以免将来做肥料时,造成烧根;
③ 越是疏松的发酵物料如(啤酒糟、统糠、麦麸米糠、带壳的酒糟、秸秆……),越容易在物料内部藏有空气,越容易发酵产热,发酵温度也较高;对于这些物料,必须用力压实压紧(作有机肥除外);
④ 发酵床养猪中的垫料发酵目的是为了分解粪便,所以,是好氧发酵,必须注意让适当的空气进入垫料,才好充分分解粪便,但是夏天天气热,猪容易产生热应激,所以,夏天要注意少用点刨花、谷壳等粗料,多用点锯末等细料(但也不能全部用锯末),目的是适当控制进入垫料中的空气,避免发热量太大;
⑤ 微生物菌体蛋白不一定比植物蛋白好,因为菌体蛋白含有较难溶解的细胞壁,影响了菌体内部的细胞质蛋白的消化吸收,而植物细胞壁相对比较容易酶解,从而释放植物蛋白;所以,从这一点看,发酵糟渣应该以静悄悄的厌氧发酵和酶解反应为主,而不是追求大量繁殖微生物菌体,当然对鸡粪是例外;
⑥ 鸡粪本身含非蛋白氮比较多,真蛋白率比较少,所以,相对其他糟渣的发酵来讲,需要一定的好氧发酵,所以,可以实行二段发酵法,即先密封发酵几天后,再翻堆一次,进入一些空气,再密封继续进行发酵,目的是适当繁殖微生物菌体,让微生物来同化非蛋白氮,成为菌体蛋白,提高真蛋白率。
⑦ 发酵糟渣的开头几天,会把糟渣里面藏有的空气消耗掉,所以,头几天可能温度高一些,但在消耗掉了物料里面的空气后,则进入完全的厌氧发酵过程,温度自然会降下来;
⑧ 含水量在30~40%时,由于物料不能充分吸水膨胀软化,反而是体积膨胀了,比干的时候更加疏松了,物料颗粒间隙藏有大量的空气,所以,这个含水量情况下发酵产热比较大,含水又较少,所以料温会很高;而在含水量50~60%的情况下,物料充分吸水膨胀和软化,相互间粘结,通过压实后,物料颗粒间基本不存在空气,所以,本身发热较小,加上含水量大,水是比热系数比较大的蓄热的东西,所以,即使有一点热量也被水蓄积,不会产生过高的温度。
⑨ 如果一直有空气源源不断地进入物料中,进行持续的好氧发酵,则最终会把物料中所有的可利用的能量消耗殆尽,这对于做肥料来说是可以的(不会烧根),但对于发酵的目的是为了喂动物作饲料来说,则是灾难性的(能量是动物最重要的营养之一),是不好的。
⑩ 发酵产热还需要能量饲料的源源不断的供给,才能持续产热,这是能量守恒定律决定的。所以,发酵床如果不能源源不断地提供猪粪或其他能量,就不可能永远发热;
5、 物料发热造成的温度上升的幅度,与物料中的含水量有极大的关系:
这里有一个简单的道理,即水的比热比较大,水是一个蓄热性较强的东西,如果物料中含水量比较大,则微生物发酵所产生的一点点热量,往往会被水吸收于无形中,即根本感觉不到有温度,例如保健液的制作基本上是液体发酵,又是厌氧发酵方式 ,所以,靠发酵本身产生的热量是根本无法提高保健液的温度的,所以,保健液的制作必须人工创造一个温度在15度以上的室内环境,才能发酵制作成功;
固体发酵虽然含水量偏少,但也是有区别的,例如含水量在20~40%左右的物料最容易发热,原因有两个:
① 一是因为这个含水量情况下,微生物有一定的活力,可以启动发酵,但是发酵所产生的热量却没有足够的水来吸收吸纳,加上固体物料中物质传递速度慢,热量散发不出去,所以,造成物料内部非常的热,温度可能上升到60度以上,非常烫手,造成烧料,维生素也有大量损失;
② 第二个重要原因是这个含水量情况下,物料变得非常疏松,甚至比不加水时还要疏松,因为物料吸水膨胀(却又不会充分吸水膨胀,保持一定的刚性),从而相互支撑,造成物料之间存在极大的空隙,里面藏有大量的空气,从而造成事实上的好氧发酵方式,如前所述,在有氧气存在时,微生物繁殖更快,发热量更大;
7、我们还必须明白一个道理,即并不是所有的发酵,发热量越大越好,这要看您的目的是为了什么?并非是温度越高越好,要适可而止;
从前面可知:好氧发酵产热量大,厌氧发酵则产热量极少,所以,上面的问题也可以简单地归纳为:根本您的目的,是选择好氧发酵的方式,还是选择厌氧发酵的方式的问题。 ① 如果发酵的目的是为了喂畜禽动物,则一定是采用厌氧发酵的方式,自然产热量就不大了;
为什么要用厌氧方式来发酵,原因很简单,就是要尽可能地保存糟渣原料中的消化能,不要让这些能量发热损失掉了,同时,如果发热量大,温度高,还会造成热敏性的维生素的大量损失;
当然,发酵鸡粪喂猪的发酵方法是一个例外,鸡粪本身含非蛋白氮比较多,真蛋白率比较少,所以,相对其他糟渣的发酵来讲,需要一定的好氧发酵,所以,可以实行二段发酵法,即先密封发酵几天后,再翻堆一次,进入一些空气,再密封继续进行发酵,目的是适当繁殖微生物菌体,让微生物来同化非蛋白氮,成为菌体蛋白,提高真蛋白率。 ② 在发酵制作堆肥,以制作肥料为目的的发酵中,才需要采用好氧发酵,产生大量的热量和温度,来消耗掉物料中的能量,以免将来做肥料时,造成烧根;
如果有源源不断的空气进入发酵料中,则最终可以把物料完全腐熟,全部消耗掉其中的能量,成为优质的有机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