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传染性浆膜炎是由鸭疫里默氏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2~5周龄的鸭最易感,主要经呼吸道感染。 一 发病情况 雏鸭多在14日龄时采食量突然下降20%~30%,流鼻流泪,闭眼缩脖,不愿走动;眼鼻周围有粘性分泌物,常打喷嚏,腿软,走路摇摆,跛行,卧地不起。排白、绿色稀便、腥臭。后期倒地;两腿呈游泳状划动,肌肉痉挛,头颈震颤,很快死亡。慢性病例头颈扭曲,采食困难,最后消瘦死亡。 二 诊断 1 根据病史、症状和剖检变化,可作出初步诊断,确需实验室诊断。 2 实验室诊断 取心血、啮或肝脏。涂片,美兰染色,镜检,见有两极着色的小杆菌。将病料接种于巧克力琼瞻上,37℃培养24小时,长出圆形,隆起、边缘整齐、半透明、直径2mm的菌落。取典型菌落做生化检验,不发酵糖,能液化明胶,尿酶阳性。 三 治疗 浆膜炎特效药【鸭浆立克】兑水500斤,连用4天,一般治疗3天后,鸭群可恢复健康。
四 预防 1 加强饲养管理,增强鸭抗病力 喂全价饲料,注意补充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加强通风换气,保持舍内空气清新。冬天注意保暖,夏天注意降温,尽量达到温度适宜。地面潮湿时要勤换垫料,地面干燥时可向地面喷洒清毒液,保持适宜的湿度,是预防呼吸道疾病的重要措施。 2 实行严格的卫生消毒制度 水槽料槽勤清洗,每周消毒一次。鸭舍及周围环境每周消毒一次,有疫情时每天一次。病鸭要隔离,死鸭要深埋,粪便堆积发酵后作肥料用;饲养员不可随意串门,生产用具要固定使用。出鸭后将鸭舍彻底清扫,用2%火碱消毒,进鸭前用甲醛、高锰酸钾或烟熏王熏蒸消毒。鸭场门口设有消毒池,工作人员进场后要换衣,外来人员禁止入内。 3 药物预防 一旦发生本病,可在每千克饲料中加入O.4克苯尼考或3克土霉素(按纯粉计算)拌料喂暇,连用4~5天,能很快控制疫情,重疫亦可加2~3倍,或可用5%~10%的氟苯尼考针按30毫克/千克肌注,每天1次,连用2天。 4 疫苗预防 7日龄时,鸭传染性浆膜炎疫苗O.5mL/只,皮下注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