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识别特征。病鱼离群在水面独游,行动缓慢,食欲减退或不吃食,对外界刺激反应迟钝。严重时会浮头;体色发黑,特别头部变得乌黑,故又称“乌头瘟”。肉眼观察,病鱼鳃盖骨的内表面往往充血发炎,严重时贴近烂鳃处的表皮被腐蚀成一个圆形或不规则的透明小窗,俗称“开天窗”;鳃丝肿胀,局部鳃丝腐烂缺损,腐烂处常附有污泥。
用显微镜检查鳃丝较骨尖端,在私液和附着物边缘可以看到许多细长柔软的细菌成簇摆动。
2.流行与危害。细菌性烂鳃病是鱼类养殖中广泛流行的一种疾病,主要危害对象为草鱼、青鱼、鲤、鳜、加州鲈(大口黑鲈)、鳗鲡、海鲈等多种淡水、海水鱼类,从鱼种到成鱼均可受害。此病在全国各地都有发生,水温低于15℃时较少见,以夏季和秋季水温25一28℃发病最为严重。带菌鱼是主要传染源,其次为被污染的水源,水中病原菌越多、鱼的密度越大、水质越差则越容易暴发流行。
3.诊断。
(l)肉眼观察,病鱼鳃丝腐烂带有污泥,鳃丝末端软骨外露,严重发病时,贴近烂鳃处的鳃盖内侧腐蚀成一个圆形或不规则的透明刁、窗,俗称“开天窗”。
(2)挑选烂鳃处的组织在显微镜下观察,可观察到成堆摆动的杆菌。(3)直接从病灶取样接种于0.05%胰蛋白陈培养基。平板划线分离细菌,28℃生化培养箱培养,4811后,可见大小、不一的黄色菌落,中央较厚,呈树根状。纯化后的菌落进行生理生化指标测定或通过人工感染是否引起相同病症即可确诊是否为此病。
(4)酶免疫测定呈阳性反应,可确诊为细菌性烂鳃病。
4.
病原。柱状黄杆菌
5.
病因分析。①池塘养殖密度过大,水质较差容易引发烂鳃病;②氨氮过高,损害鳃组织功能,导致细菌容易入侵引起烂鳃。
6.
治疗方案。治疗时应采用水体消毒和内服药物相结合的方法。
【方案一】250g大黄干药煎汁后稀释成5kg母液,添加15g氛水浸泡12h后,一次用药量为1ML/m??,水体,全池均匀泼洒,每天1次,连用2天。
【方案二】使用新洁尔灭,一次用药量为每立方米水体0.3一0.5g(即每亩水体用200一300g),兑水全池泼洒;同时用保肝泰和鱼能生,一次用药量为每千克
饲料2g和2g,混匀后拌饲投喂,1天1次,连用3一5天。
【方案三】使用强力消毒碘,一次用药量为每亩水体200一300g,兑水全池泼洒,隔天,鱼菌清2号,一次用药量为每亩水体200g,按说明书使用;同时用保肝泰和鱼能生,一次用药量为每千克
饲料2g和2g,混匀后拌饲投喂,1天1次,连用3一5天。
【方案四】使用鱼菌清,一次用药量为每亩水体200一300g,兑水全池泼洒,隔天,鱼菌清2号,一次用药量为每亩水体200g,按说明书使用;同时用强克和
水产诱食剂,一次用药量为每千克饲料2g和3g,混匀后拌饲投喂,1天1次,连用3-5天。
【方案五】使用消毒净水液,一次用药量为每亩水体200一300g,兑水全池泼洒,隔天,鱼菌清2号,一次用药量为每亩水体200g,按说明书使用;同时用服来康和高稳VC,一次用药量为每千克饲料2g和2g,混匀后拌饲投喂,1天l次,连用3一5天。〔方案六〕使用聚维酮碘溶液或二氧化氛,一次用药量为每亩水体20OmL或100g,用水溶解后全池泼洒,隔天,再用一次,同时用肠鳃宁和鑫洋稳C,一次用药量为每千克饲料7g和2g,混匀后拌饲投喂,l天1次,连用3一5天。
广西助农畜牧科技公司
http://www.zn99.com/
地址:广西南宁市安吉路35号A栋24、25、26号 邮政编码:530001
联系电话:销售咨询0771-2204816 3800156(兼传真)
技术咨询:3815852,3815862,2308519,3123310
代理咨询:13211358963,产品使用中遇到疑难咨询:0771-2308519
在线服务QQ:597579242,技术服务QQ群:68290109、48481199,47430099
企业QQ及电话:400-030-9099
淘宝:
http://gxzn99.taobao.com/
天猫商城:
http://zncwyp.tmal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