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瘟又称猪霍乱、烂肠瘟,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它作为危害养猪业的烈性传染病,被定为国际检疫对象。在我国,由于猪瘟兔化弱毒疫苗的研制和应用,猪瘟一度受到控制,但近年来,我国猪瘟又有逐渐回升势头,并多发的是有别于经典猪瘟的非典型猪瘟,使猪瘟的防治更复杂,再度成为威胁养猪业的重大问题之一。 一、非典型猪瘟诊断 1、近年猪瘟流行特点: 当前猪瘟的发生发展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从过去频发的大流行转变为周期性、波浪式的地区散发性流行。注射过疫苗的猪群仍时有发病;典型的猪瘟症状已不常见,常为亚临床症状,表现为母猪繁殖障碍和新生仔猪的先天性感染,病理变化也不明显,使诊断较为困难。 2、症状: 易感猪群被本病传染后,起初有一到数头首先发病、死亡,以后发病头数不断增加。病猪表现为持续高热、后肢无力、运动失调、呕吐、先便秘后下痢等症状。非典型猪瘟在母猪上无明显症状,主要表现为繁殖障碍,常见产死胎、木乃伊胎、死产和产弱仔,新生仔猪先天性感染,主要表现为四肢瘫痪、运动失调等神经症状。 3、病理变化: 眼观病变以出血最为显著,全身多种脏器、粘膜和淋巴结等有程度不一的出血变化,一般为斑点状。肾、膀胱粘膜有针尖大出血点,淋巴结出血、充血、水肿、切面呈大理石样。慢性病例主要表现为坏死性肠炎。近年猪瘟病例的病理变化不明显,但多见肾苍白,有针头大小出血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