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07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广西玉林养鳖人陈茂展:“鳖稻共生” 经济达人另辟致富新径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11-13 16:46:4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广西玉林养鳖人陈茂展:“鳖稻共生” 经济达人另辟致富新径

   十年养鳖:“破产者”翻身成经济达人

  陈茂展是广西玉林市玉州区仁东镇中庞村人,如今的他因为养鳖在当地小有名气。他之所以“出名”,不但因为他拥有规模达8000多只种鳖的养殖基地,成立玉林市西江鳖鱼养殖专业合作社并带动50多户农民依靠养殖致富,还因为他从一贫如洗的“负债者”东山再起,鳖鱼养殖基地日趋成熟,去年的成品鳖和鳖苗销售额超过了3000万元。

  早在1998年,中专毕业后的陈茂展通过养山鸡开始了第一次创业。初尝甜头后,2003年他借款50多万元扩大养殖规模,岂料非典和禽流感的相继来袭,他养的鸡“全军覆没”,他也因此成为负债累累的“破产者”。

  痛定思痛。听说养甲鱼前景不错,陈茂展决心再拼一次,他与妻子借了路费前往妻妹家打工兼取经。

  “现代人注重保健养生,而甲鱼的营养价值高,其市场需求量很大。”一年后,陈茂展夫妇带着1000多只种鳖“学成而归”,开始了二次创业。经过十年发展,陈茂展的业务从育苗卖苗到卖成品鳖,从愁销路到外地销售商上门收购,产品市场拓展到广东、湖南及江浙一带……在不断积累财富的同时,陈茂展通过成立专业合作社带动了50多户乡亲依靠养鳖致富,合作社也逐渐发展了100多名社员。

  另辟新径:开启“鳖稻共生”养殖模式

  养鳖初期,陈茂展采用单养、“鳖鱼套养”等养殖模式。但这些养殖方式弊端不小,甲鱼的口感和质量都受到影响。为提高甲鱼的品质和效益,陈茂展在四处寻觅养殖新法时,通过网络了解到浙江一带有在水田里养鳖的成功案例,于是,他有了“鳖稻共生”的想法:将甲鱼放在稻田当中养殖,让甲鱼和水稻共生共长,收益加倍。

  说干就干,今年3月份,陈茂展在鹤林村租下了230亩地,用其中的70亩作为“鳖稻共生”养殖区,将合作社里培育的1万余只鳖苗放置其中,建立起了养殖新基地。

  在该基地里,记者见到,两片长长的带状稻田与两条水渠相隔并列,稻田里满是黄澄澄的成熟稻谷,稻田周边围着半米多高的石棉瓦,整个养殖区外围则围上了高高的铁皮。

  “现在鳖苗已经进入了冬眠期,要是往常,你可以看到养在水渠里的甲鱼游到稻田当中活动。”陈茂展介绍,“鳖稻共生”养殖模式,除了可以扩大鳖的活动空间、增加其运动量,鳖还能做稻田的害虫“杀手”、鳖粪也能作为水稻的肥料,加之河里的常流水也利于提高甲鱼的品质,一举多得。“从目前来看,技术上还没碰到过什么问题。”尽管这样的养殖模式在全广西还是首次,今后的增益效果目前还无法估算,但陈茂展对于这种改良的养鳖新模式充满了信心。近期,他还通过组织合作社社员培训让其了解和学习这种新模式。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养殖人家园|助农生态养殖技术网|益生菌运用技术网|养殖VIP资源网 ( 桂ICP备05007308号  

GMT+8, 2024-6-9 01:58 , Processed in 0.760839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