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49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纪委:警惕官员在巡视组撤离后重新“嘚瑟”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匿名  发表于 2014-11-6 10:20:06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2014年中央第二轮巡视反馈“收官”之际,中纪委机关报《中国纪检监察报》刊文指出,“病历本”建立起来了,接下来就要遵“医嘱”进行巡视整改。

文章指出,有群众反映,一些官员存在侥幸、观望心理,不断上演“变脸戏码”——中央巡视组一进驻便开始“颤抖”,而巡视组一撤离便又开始重新“嘚瑟”。

文章说,7月16日,2014年中央第二轮巡视工作动员部署会召开,王岐山同志在会上强调:“哪里问题集中就巡视哪里,谁问题突出就巡视谁,巡视过后再杀个回马枪。”有分析指出:“王岐山同志的讲话,凸显出‘敲山震虎’之意:别以为已经历巡视,问题已经查找,中央就会收手罢休,反腐败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以下为全文:

11月4日,随着中央第五巡视组向浙江省亮出“问题清单”,2014年中央第二轮巡视反馈完成“收官”。

从继续推行“点穴式”专项巡视,到进一步聚焦共性顽疾,再到把脉“地域特色病”,本轮巡视持续释放从严治党、执纪必严信号,发现问题、强化震慑的作用进一步彰显。

“病历本”建立起来了,接下来就要遵“医嘱”进行巡视整改。但要运用好巡视成果,做到“药到病除”则任重而道远。

巡视能否取得成效,关键要看整改是否有力、问题是否解决。从过去的情况看,个别地区和单位巡视整改措施浮于表面、不痛不痒,存在“走过场”、“糊弄事”等情况。2014年10月29日,中央第十三巡视组便指出,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对2011年巡视发现问题整改不力。

同时,有群众反映,一些官员存在侥幸、观望心理,不断上演“变脸戏码”——中央巡视组一进驻便开始“颤抖”,而巡视组一撤离便又开始重新“嘚瑟”。

事实证明,腐败是政治毒瘤,易反复发作。如果不趁热打铁,持续用力,加紧治疗,一时的巡视风暴便只能形成短期震慑效应。巡视组一走,自然也就有人“原形毕露”!

巡视不是权宜之计,而是党内监督的战略性制度安排。因此,必须以猛药去疴、重典治乱的决心,以刮骨疗毒、壮士断腕的勇气,扎实推进巡视整改工作,不解决问题不收手,不达目的不收兵,形成有力震慑。

7月16日,2014年中央第二轮巡视工作动员部署会召开,王岐山同志在会上强调:“哪里问题集中就巡视哪里,谁问题突出就巡视谁,巡视过后再杀个回马枪。”

有分析指出:“王岐山同志的讲话,凸显出‘敲山震虎’之意:别以为已经历巡视,问题已经查找,中央就会收手罢休,反腐败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要杀回马枪,就应加强对巡视整改情况的督查督办。”北京大学廉政建设研究中心副主任庄德水说,“如果发现被巡视地区或单位整改不力,有些问题没有解决,可以再派专项巡视组进行二次巡视。”

巡视整改不到位休想过关!对此,被巡视地区和单位一定要心存敬畏,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作风,发现一个问题,解决一类病症,力求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绝不能搞变通、打折扣,绝不能让任何一个腐败分子成为漏网之鱼。

“落实责任和加强监督是关键。”专家表示,对整改不彻底、措施不到位的,一定要严厉问责、严肃追究,避免“破窗效应”。同时,要充分发挥社会监督作用,让党员群众知道改什么、如何改、什么时候改、达到什么目标,以公开促整改,以监督促落实。

巡视监督如火如荼开展之际,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召开,中国迈入“依法治国、依规治党”新纪元。借此历史机遇,应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进一步改进巡视工作,促使巡视监督制度化、规范化,保障巡视整改常态化、长效化。唯此,才能最大限度地释放巡视反腐利剑作用,真正形成长久的震慑力,彻底打消腐败分子的“幻想”。(打虎记)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养殖人家园|助农生态养殖技术网|益生菌运用技术网|养殖VIP资源网 ( 桂ICP备05007308号  

GMT+8, 2025-2-22 01:47 , Processed in 0.480479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