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日,探月试验器返回舱成功着陆内蒙古。电动轮也称作动量轮,利用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关系对太空中的飞行器进行姿态调整,优点是只使用电力且能精确操控。
探月工程三期再入返回飞行试验器运抵北京相关专辑
推荐视频:
收起视频
探月工程三期再入返回飞行试验器运抵北京播放:1500
-
中央巡视组:体育总局赛事审批、比赛弄虚作假严重播放:200629
-
解密APEC守护神雪豹突击队 可百步穿杨一枪毙命播放:94873
-
顿涅茨克称发现286具妇女尸体 曾被强奸播放:71054
-
《反间谍法》公布实施:明确5类间谍行为播放:39292
-
《行政诉讼法》完成大修:让民告官更顺畅播放:20000
-
北京今起机动车单双号行驶 为期十天播放:14566
-
人大委员建议开车玩手机入刑:比酒驾更危险播放:14991
-
太空船二号飞船测试飞行首次使用新燃料播放:19189
-
国家工商总局双11期间将严查四类违法行为播放:11547
-
中国百城新房平均价格同比环比双双下跌播放:18896
经济日报北京11月2日讯 (记者 佘惠敏)今日上午,探月工程三期再入返回飞行试验任务返回器交接仪式在其“诞生地”——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五院举行,各参研单位代表共同欢迎返回器“回到娘家”。
交接仪式上,解放军总装备部副部长牛红光、国防科工局局长许达哲、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董事长雷凡培将原本盖在返回器上的红色幕布揭开,灰黑色的返回器露出真容。在与会人员的见证下,工程总体、飞行试验器系统、测控与回收系统的相关代表签署交接书。
国防科工局局长、探月工程总指挥许达哲评价说,“此次任务实现了准时发射、精确入轨、可靠飞行、精准回收,堪称完美,全面实现了试验任务的预期目的。”
此次任务的成功,标志着探月工程三期无人自动采样返回任务取得突破性进展,标志着中国已经全面突破和掌握航天器以接近第二宇宙速度的高速再入返回关键技术,为确保嫦娥五号任务顺利实施和探月工程持续推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此次任务还大幅提升了中国对高速条件下高空稀薄大气的气动力、气动热、热防护、制导导航与控制等技术机理的认识水平,提高了高速再入、稀薄大气条件下的数学模型、物理模型精度,积累了高速近外层大气飞行工程经验,带动了新材料的研制和航天装备设计方法的创新。
返回器上有记录了此次试验许多关键数据的“黑匣子”。许达哲透露,交接仪式后,参研参试人员还将抓紧做好此次飞行试验任务的数据收集、整理和分析工作,充分挖掘利用此次试验的各项成果。同时,做好服务舱再次奔月相关拓展试验。
航天科技集团公司飞行试验器系统总指挥杨孟飞在接受《经济日报》记者采访时透露,由于此次任务各环节的完成精度都很高,且使用了新的不必消耗推进剂的电动轮控调姿技术,燃料消耗比原本预计的要少。原来携带了1065公斤燃料的服务舱,现在还剩下800多公斤推进剂可用。搭载有多种设备、携带较充足燃料的服务舱,将通过修正,再返回到月球轨道,做一些与探月工程三期相关的试验。
此前,再入返回飞行试验器于10月24日成功发射,28日凌晨3时许到达距月面约1.2万公里的近月点。11月1日6时42分,返回器在中国内蒙古四子王旗预定区域顺利着陆。返回腾讯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