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 述 |
猪蛔虫病(Ascariosis)是由猪蛔虫寄生于猪小肠引起的一种线虫病,呈世界性流行,集约化养猪场和散养猪均广泛发生。我国猪群的感染率为17%~80%,平均感染强度为20~30条。感染本病的仔猪生长发育不良,增重率可下降30%。严重患病的仔猪生长发育停滞,形成“僵猪”,甚至造成死亡。因此,猪蛔虫病是造成养猪业损失最大的寄生虫病之一。
|
病 原 |
猪蛔虫(Ascaris suum)是寄生于猪小肠中最大的一种线虫。新鲜虫体为淡红色或淡黄色。虫体呈中间稍粗、两端较细的圆柱形。头端有3个唇片,一片背唇较大,两片腹唇较小,排列成品字形。体表具有厚的角质层。雄虫长15~25cm,尾端向腹面弯曲,形似鱼钩。雌虫长20~40cm,虫体较直,尾端稍钝。
随粪便排出的虫卵有受精卵和未受精卵之区分。受精卵为短椭圆形,大小为50~75µm×40~80µm,黄褐色,卵壳厚,由4层组成,最外一层为凹凸不平的蛋白膜,向内依次为卵黄膜、几丁质膜和脂膜,内含一个圆形卵细胞,卵细胞与卵壳间两端形成新月形空隙。未受精卵较狭长,平均大小为90µm×40µm,卵壳薄,多数无蛋白质膜,内容物为很多油滴状的卵黄颗粒和空泡。
寄生在猪小肠中的雌虫产卵,每条雌虫每天平均可产卵10万~20万个,产卵旺盛时期每天可排100万~200万个,每条雌虫一生可产卵3000万个。虫卵随粪便排出,在适宜的外界环境下,经11~12天发育成含有感染性幼虫的卵,这种虫卵随同饲料或饮水被猪吞食后,在小肠中孵出幼虫,并进入肠壁的血管,随血流被带到肝脏,再继续沿腔静脉、右心室和肺动脉而移行至肺脏。幼虫由肺毛细血管进入肺泡,在这里度过一定的发育阶段,此后再沿支气管、气管上行,后随黏液进入会厌,经食道而至小肠。从感染时起到再次回到小肠发育为成虫,共需2~2.5个月。虫体以黏膜表层物质及肠内容物为食。在猪体内寄生7~10个月后,即随粪便排出。
|
流行病学 |
猪蛔虫病的流行很广,一般在饲料管理较差的猪场,均有本病的发生;尤以3~5月龄的仔猪最易大量感染猪蛔虫,常严重影响仔猪的生长发育,甚至发生死亡。其主要原因是:第一,蛔虫生活史简单;第二,蛔虫繁殖力强,产卵数量多,每一条雌虫每天平均可产卵10万~20万个;第三,虫卵对各种外界环境的抵抗力强,虫卵具有4层卵膜,可保护胚胎不受外界各种化学物质的侵蚀,保持内部湿度和阻止紫外线的照射,加之虫卵的发育在卵壳内进行,使幼虫受到卵壳的保护。因此,虫卵在外界环境中长期存活,大大增加了感染性幼虫在自然界的积累。有人报道,猪蛔虫能在疏松湿润的耕地或园土中生存长达3~5年。虫卵还具有黏性,容易借助粪甲虫、鞋靴等传播。
|
临床症状 |
猪蛔虫幼虫和成虫阶段引起的症状和病变是各不相同的。
(1)幼虫移行至肝脏时,引起肝组织出血、变性和坏死,形成云雾状的蛔虫斑,直径约1cm。移行至肺时,引起蛔虫性肺炎。临诊表现为咳嗽、呼吸增快、体温升高、食欲减退和精神沉郁。病猪伏卧在地,不愿走动。幼虫移行时还引起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出现荨麻疹和某些神经症状类的反应。
(2)成虫寄生在小肠时机械性地刺激肠黏膜,引起腹痛。蛔虫数量多时常凝集成团,堵塞肠道,导致肠破裂。有时蛔虫可进人胆管,造成胆管堵塞,引起黄疸等症状。
(3)成虫能分泌毒素,作用于中枢神经和血管,引起一系列神经症状。成虫夺取宿主大量的营养,使仔猪发育不良,生长受阻,被毛粗乱,常是造成“僵猪”的一个重要原因,严重者可导致死亡。
|
病理变化 |
猪蛔虫幼虫和成虫阶段引起的症状和病变是各不相同的。
(1)幼虫移行至肝脏时,引起肝组织出血、变性和坏死,形成云雾状的蛔虫斑,直径约1cm。移行至肺时,引起蛔虫性肺炎。
(2)成虫寄生在小肠时机械性地刺激肠黏膜,引起腹痛。蛔虫数量多时常凝集成团,堵塞肠道,导致肠破裂。有时蛔虫可进人胆管,造成胆管堵塞,引起黄疸等症状。
(3)成虫能分泌毒素,作用于中枢神经和血管,引起一系列神经症状。成虫夺取宿主大量的营养,使仔猪发育不良,生长受阻,被毛粗乱,常是造成“僵猪”的一个重要原因,严重者可导致死亡。
|
诊断鉴别 |
对2个月以上的仔猪,可用饱和盐水漂浮法检查虫卵。正常的受精卵为短椭圆形,黄褐色,卵壳内有一个受精的卵细胞,两端有半月形空隙,卵壳表面有起伏不平的蛋白质膜,通常比较整齐。有时粪便中可见到未受精卵,偏长,蛋白质膜常不整齐,卵壳内充满颗粒,两端无空隙。 |
【防治方案】
防治本病可用广谱高效低毒的抗寄生虫药物如:
1. 伊维佳:皮下注射,一次量每公斤体重0.03ml,常规寄生虫一次即可见效;重症酌情增加次数,每次间隔5-7天。
2. 驱虫先锋:混饲料,种猪每包拌料100公斤;育肥猪、哺乳母猪每包拌料150公斤;仔猪每包拌料200公斤。全群连用5-7天。
3. 动物内外杀虫王:每100公斤体重使用本品8-10克,间隔6天后再使用一次,以达到彻底灭虫的目的。
【预防】
规模化猪场要采取综合防制,要注意猪舍和运动场卫生,及时清除粪便,并进行无害化处理,防止污染环境,散播病原。保持饲料,饮水和环境的清洁卫生。加强饲养管理,防止粪便污染饲料和饮水。
圈养猪要进行定期驱虫:种猪配种前,要进行驱虫;母猪产仔前1周驱虫;仔猪断奶前驱虫。在蛔虫病流行的猪场,每年春秋两季对全群猪只各驱虫1次,特别对断奶后到6月龄的仔猪,应驱虫1-3次。引进种猪,先隔离一段时间,进行检验,如果发现有寄生虫寄生,进行驱虫,确认无寄生虫寄生时,方可并群饲养。
广西助农畜牧科技有限公司介绍
广西助农畜牧科技有限公司是广西首家通过兽药GSP和兽用生物制品GSP的企业,目前公司四十多人中有经验丰富的兽医专业技术人员33人,公司不仅是广西最大的兽药、生物制品、动物养殖器械与设备销售企业之一,还是广西最大的动物诊疗服务公司,拥有先进的解剖室、无菌室、动物诊疗出诊车等设备设施,两个养殖示范农场,提供全方位的动物饲养中各种养殖场建造方案、饲料配制方案、动物免疫与防疫方案、动物治疗方案,公司办公诊疗现场、兽医与技术员应邀上门服务、网站在线服务、技术QQ、电子邮箱等多种形式为您提供优质快捷的服务。
[url=]公司诊疗与产品销售地址:广西南宁市安吉路35号A栋24、25、26号邮政编码:530001[/url]
养殖农场地址:南宁市三塘镇红灯村(九曲湾温泉门口右转1.5公里)
联系咨询电话:0771-2204816,3815852,3815862,2308519,3123310(兼传真)3800156
在线服务QQ:597579242,诊疗技术服务QQ群:68290109、48481199,47430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