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是杂食性家禽,对青草粗纤维消化率可达40%~50%,所以有"青草换肥鹅"之称。从鹅的生物学角度看,鹅的肌胃压力比鸭大0.5倍,比鸡大1倍,能有效地裂解植物细胞壁,易于消化。另外鹅消化道比体长长10倍,而鸡仅为7倍,加上鹅小肠中碱性环境,能使纤维溶解,因而鹅从牧草中吸收营养的能力特别强。牧草营养价值高,加上配合饲料的补饲,营养全面,使发展种草养鹅成为投资少、周期短、收效高、农民致富的一条好途径。以下是惠农兽药经过近20年的行业经验整理的小鹅在养殖中常见疾病及防治技术。 (一)小鹅瘟
由小鹅瘟病毒引起。1~60日龄的小鹅均易发病,其中1~20日龄和30~40日龄是发病的高峰期。该病发生有周期性,死亡率30%~40%,有的高达70%左右。病鹅精神沉郁吃草减少或衔草不吃,拉灰白色粪便,脱水消瘦,不能站立,滑冰样运动,一般5~8小时死亡。慢性病鹅可见腊肠粪。 防治方法:搞好孵坊和鹅舍的消毒。刚孵出的雏鹅可以注射一针肥提高免疫力。 (二)小鹅流行性感冒
主要危害30日龄左右的幼鹅,传染快,死亡率高。病鹅食欲减退,流清鼻涕,下痢,缩头嗜睡,伏卧怕冷,不断摇头以甩出鼻涕。羽毛乱,两脚瘫软无力。 防治方法:注意环境清洁卫生,防寒保暖。病鹅肌注禽病一针康,;同时料中拌禽百康饲喂。 (三)鹅卵黄性腹膜炎 由大肠杆菌引起。病鹅精神沉郁,离群落后,减食,肛门外粘污物,粪便带蛋清或凝团的蛋白、发臭。停止饮水,衰竭死亡。病程2~6天。 防治方法:搞好鹅舍卫生,及时隔离病鹅。按鹅每千克体重用链霉素3万单位。 (四)绦虫病
由绦虫寄生于小肠所致,多发生于15~90日龄的鹅。病鹅减食口渴,消化不良,拉绿色或灰白色稀粪,突然倒卧,起立困难,行走摇摆,伸颈张口,双脚乱刨,麻痹死亡。 防治方法:鹅群每年驱虫2次,粪便集中发酵处理。1次拌料喂服。也可直接用内外杀虫王,于早上一次饲喂即可。 (五)鹅口疮
由白色念球菌引起。病鹅生长不良,精神委顿和羽毛松乱。嗉囊黏膜增厚,呈灰白色,有圆形溃疡,常见伪膜性斑块。口腔粘膜黄色,呈干酪样。 防治方法:搞好鹅舍卫生,种蛋严格消毒。口腔黏膜溃疡可以涂碘甘油,嗉囊中可以灌入2%硼酸。饮用0.05%硫酸铜溶液。大群鹅按每千克饲料中加制霉素50万~100万单位,连用7~21天。 (六)鹅球虫病
由鹅球虫引起,多发于雏鹅。每年5~8月是发病高峰期。病鹅食欲减少,精神萎靡,缩颈甩头。粪便红色粘稠,后期鲜红色。 防治方法:建议用球虫清,球虫血痢等拌料喂。 联系地址:广西桂林全州助农兽药店 联系电话电话:0773-483815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