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378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产能过剩”的养鸡业,路在何方?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10-15 20:13:53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公司+农户”不是万金油,公司被农户“绑架”苦苦支撑

“公司+农户”模式,是导致养鸡业“产能过剩”的诱因。 图/CFP

“将肉鸡进行深加工,延长上市时间,确实是稳定价格的好办法。我们公司也想建深加工生产线,但是投资巨大,不能马上实施。”周智美告诉记者。  伍安平 摄
□文/图 江门日报记者 伍安平
“从2008年以来到现在,长达6年时间里,公司不但没有赚过钱,而且一直亏本经营。养鸡业‘产能过剩’,饲料成本一路疯涨,禽流感、台风等各种养殖风险,就像压在养鸡公司身上的‘三座大山’,让养鸡公司很难走出当前的困境。”面对记者采访,开平市合民养殖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合民公司)副总经理周智美毫不掩饰地说。
合民公司遭遇的境况,并非是该公司一家的“苦难经”,而是开平10多家养鸡公司共同的现状。养鸡行业,似乎到了让人踌躇不前的十字路口。开平作为养鸡大市,养鸡业路在何方?养鸡业重新“洗牌”的时刻,是否已经到来?
A
养鸡大市的“鸡”文章
“公司+农户”被誉为养鸡行业里最成功的模式,但当养鸡公司持续亏损,想退出的时候,因为被合作养鸡户“绑架”而无法全身而退。
开平是养鸡大市,养鸡规模在江门地区首屈一指。
据开平市畜牧部门统计,开平市全年上市肉鸡超过4000万只。同时,该市养鸡业几乎100%都是规模饲养,域内有参皇、绿皇、金鸡王、合民、温氏、春茂、海和、晓文等10多家大型养鸡公司,它们都以“公司+农户”的模式,发动农民养鸡。在开平,早已形成了金鸡镇、月山镇、苍城镇、长沙街道办事处等“养鸡专业镇”。
金鸡镇,不知是地方因产业而命名,还是产业因地名而兴起,或者纯属一种巧合,但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只有两万多人口的金鸡镇,早已因养鸡而出名。金鸡镇的养鸡业,在开平又是首屈一指,该镇有近1000户农民都从事养鸡业,年上市肉鸡近2000万只。
开平的养鸡业发展,从散养到规模化养殖,形成于上世纪90年代末和本世纪初,短短10多年的时间里,10多家大型养鸡公司蜂拥而至。这些公司,大都与广西有着深度的业务往来,不但从广西模仿了“公司+农户”的养殖模式,而且绝大部分的鸡苗产自广西。开平第一家大型养鸡公司——参皇公司负责人黄永禄的养鸡之路,就是从广西开始酝酿和发展而来的。
“公司+农户”,开平10多家养鸡公司无一例外采用这种养殖模式。这种模式,曾经被广泛宣传和推广,被誉为养鸡行业里最成功的模式,在多年的时间里,它让公司和养鸡户实现了“双赢”。
可是,时至今日,“公司+农户”,这种将公司和农户“捆绑”的养鸡模式,似乎遭到了不少人的质疑。当养鸡公司持续亏损,想退出的时候,因为被合作养鸡户“绑架”而无法全身而退,公司就只能苦苦支撑,等待着一个“无言的结局”。
B
养鸡公司的养鸡之路
合民公司有过辉煌的时期,但近几年来,公司一直处于亏本状态,发展前景不容乐观。
开平市合民养殖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合民公司)是开平养鸡业发展的一个缩影。
“2000年到2002年,金鸡镇的养鸡业发展迅速,不过当时的养鸡专业户比较零散,饲养规模也不大,看准养鸡业的发展前景之后,合民公司于2002年诞生,成为当时该镇第二家养鸡企业。”合民公司副总经理周智美告诉记者。
如今,在以养鸡闻名的金鸡镇,有8家大型养鸡公司进驻。合民公司作为立足金鸡镇的“地头虎”,占有着该镇养鸡业的三分之一份额,发展有300多合作养鸡户,年上市肉鸡700多万只。合民公司目前主要生产黑凤鸡、三黄鸡和清远鸡,其产品畅销广州、深圳、东莞、珠海等各大中城市。
走品牌之路,是开平众多养鸡公司共同的发展模式,合民公司也不例外。三黄鸡、黑凤鸡、清远鸡、参皇戒指鸡,这些都是开平的“鸡品牌”,在市场上享有声誉。合民公司生产多种品牌鸡,其中以自主知识产权的“黑凤鸡”最出名,2006年,公司注册了“黑凤鸡”商标,2010年,“黑凤鸡”商标被申报为省著名商标。
“合民公司的发展道路和发展轨迹,在开平众多养鸡公司中有代表性。”周智美告诉记者:“合民公司有过辉煌的时期,2008年以前,公司每年有数百万元的纯利润,而且每年给合作养鸡户带来超过1500万元的纯收入,是真正的‘双赢’。但近几年来,公司一直处于亏本状态,发展前景不容乐观。”
合民公司的境况,正是开平整个养鸡行业共同的境况。
C
“三座大山”压垮养鸡公司
鸡价无法回暖,但养鸡的成本则一路上涨,饲料成本越走越高,再加上人工成本的上涨,亏本在所难免。
今年4月以来,一场规模并不大的禽流感上演之后,让养鸡行业彻底陷入了历史低谷,至今没有复苏的迹象。开平养鸡业所遭受的打击尤其为甚。
“目前,各种品牌鸡的出栏价格为,黑凤鸡每斤7.9元,三黄鸡每斤7元,清远鸡每斤8.4元。而饲养的成本价格为,黑凤鸡每斤8.5元,三黄鸡每斤8元,清远鸡每斤8.5元。也就是说,每卖一只鸡,平均要亏损2元多钱。”周智美告诉记者。
记者获悉,从禽流感发生后的4月初以来,在半年的时间里,开平的鸡都是亏本卖。养得多,卖得多,亏得就多。记者从合民公司、参皇公司、金鸡王公司了解到,它们每月的亏损额都是好几百万元。
“这么长的时间里,鸡价一直没有出现较大的反弹。今年的这种状况,真是历史罕见。”周智美告诉记者:“即使是2003年的‘非典’,2004年的禽流感,养鸡业遭遇‘寒流’'之后,也能较快‘回暖’。”
鸡价何时“回暖”?开平众多的养鸡公司都在企盼。而众多的业内人士都对鸡价回暖持怀疑态度,前景并不明朗。“因为巨大的养鸡规模,导致的“产能过剩”,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近年来,开平市,以及整个广东省的养鸡业迅速走向规模化,“公司+农户”模式被大量复制,肉鸡的上市量与日俱增。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当供大于求,价格自然就会下降。近5年来,肉鸡上市价,基本没有上涨过。”开平养鸡业的领头人物——江门禽业协会会长黄永禄告诉记者。
鸡价无法回暖,但养鸡的成本则一路上涨,尤其是饲料成本越走越高。记者了解到,2008年以前,饲养肉鸡最主要的两种饲料,豆粕和玉米的价格都只要1000多元/吨,如今,玉米的价格涨到了2500多元/吨,豆粕的价格涨到了4300多元/吨。再加上人工成本的上涨,所以,养鸡的成本价已经超过了肉鸡上市价,亏本在所难免。
事实上,养鸡业除了价格风险、疫病风险之外,还有自然灾害的风险。去年7月的台风,给开平的众多养鸡公司和养鸡户留下了沉重的“伤痛”,其中受灾最严重的是金鸡镇的养鸡户,有近90%的养户受灾受损,鸡棚倒塌,鸡舍毁坏,鸡被吹走或砸死,经济损失无法估量。养鸡户受损,养鸡公司就会被“牵连”。以合民公司为例,去年的这次台风,合民公司补偿给养户的损失款就多达200多万元。
D
“公司+农户”无法解决所有问题
今年,是养鸡业历史上最艰难的一年,开平各大养鸡公司一直亏本,但养户还可以保持平均2元/只鸡的纯利润,农民还是有钱赚。
“公司+农户”模式有效解决了农民抗风险能力差的问题,这一模式,曾经获得过广泛的赞誉,对推动开平养鸡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同时也对开平农民养鸡致富提供了很好的路子。
即使公司赔本,也要让农户赚钱。”黄永禄就曾经这样给参皇公司的合作农户承诺过。这样的承诺,普遍存在于开平各家养鸡公司,比如今年,是养鸡业历史上最艰难的一年,开平各大养鸡公司一直亏本,但养户还可以保持平均2元/只鸡的纯利润,农民还是有钱赚。金鸡镇游东村委会的刘惠贤,2003年起,跟合民公司合作养鸡,年上市6万只鸡,由于管理得好,前些年,平均每只鸡有3元的纯利,每年能赚近20万元,早已买楼买车过上了小康日子。刘惠贤告诉记者,即使是今年,他的鸡每只也能赚2元多,在公司这么艰难的时期,他已经很知足了。
开平养鸡业的“公司+农户”模式,一度是江门,乃至全省的最好标本。但这一模式,并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相反,它的弊端也逐渐被人谈起。
毕业于中国农业大学的周智美分析说,“公司+农户”模式,是导致养鸡业“产能过剩”的诱因。养鸡行业门槛过低,其他行业的人很容易参与进来,而“公司+农户”模式也很容易被模仿。现在养鸡业产量过大,来自于“公司+农户”模式带来的规模效应。“公司+农户”模式以前被一些地方政府赋予带动农户致富的政治功能,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激励了公司的无限度扩张。近10年的时间里,开平涌现出10多家大型养鸡公司,这就是例证。
“公司+农户”模式,两者的合作,一方面,农户被公司“套牢”,在未收回成本之前,农户不敢轻易退出。农户的心理是,即使无法实现利益最大,至少可以规避市场风险。另一方面,公司也被农户“绑架”,“即使赔本,也要让农户赚钱”,但公司如果长期亏损,不少公司就想退出行业,但退出谈何容易,而如果不果断退出,更多的亏损就在眼前,公司可谓“骑虎难下”。
E
开平养鸡业路在何方?
“行业协会应该起到更加重要的作用。各家企业只有冷静地坐下来谈,一起控制养殖规模,才能真正解决产能过剩的问题。”
亏损还在延续,前景并不乐观,公司又“骑虎难下”,短时间内全身而退似乎并不可能。
那么,开平的养鸡业路在何方呢?
江门禽业协会会长黄永禄早在前些年就提出过,首先要解决“产能过剩”的问题。这一问题如何解决?有业内人士指出,单靠市场经济规律的杠杆来调节,似乎力度不够,因为“公司+农户”这种独特模式,无法让想退出行业的公司能干脆利落地退出。
“行业协会应该起到更加重要的作用。各家企业只有冷静地坐下来谈,一起控制养殖规模,才能真正解决产能过剩的问题。”周智美说。以美国为例,当地的养鸡行业协会每年都会提前划分好所有会员公司的产量,大家一起把产量控制好,才能维持好价格。
记者获悉,应对长期亏损问题,开平不少养鸡公司也在多想办法。延长产业链,就是其中的法子之一。早在前些年,为了争取更大的利润空间,开平众多养鸡公司都陆续上马了自己的饲料生产线。今年,“温氏”还上马了肉鸡深加工生产线,制成鲜冻食品,上超市的货架。“将肉鸡进行深加工,延长上市时间,确实是稳定价格的好办法。我们公司也想建深加工生产线,但是投资巨大,不能马上实施。”周智美告诉记者。
除了延长产业链,一些养鸡公司也在自觉缩减规模,或者寻求“转型”的道路。记者获悉,从2011年开始,合民公司就开始了转型之路,投资2000多万元建设养猪场,从养鸡向兼养猪转变。合民公司的养猪场,目前开发了500多亩土地,养有300头母猪,已经有500多头肉猪上市。周智美告诉记者,虽然今年养猪行情也不理想,但还是有钱赚,对于公司而言,可以填补一些养鸡亏损的资金空缺,以保障公司正常运转。
不少养鸡公司负责人向记者表示,国家对养猪业给予了政策扶持,能繁母猪有补贴和保险,国家能不能考虑对养鸡业也给予相应的政策扶持呢?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养殖人家园|助农生态养殖技术网|益生菌运用技术网|养殖VIP资源网 ( 桂ICP备05007308号  

GMT+8, 2025-5-29 02:00 , Processed in 0.605042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