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35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南美白对虾养殖的病害防治技术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1-30 16:13:2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南美白对虾养殖的病害防治技术
南美白对虾苗期管理和中期养殖管理最为重要,根据连云港永东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大学生工作站近几年在为养殖户服务过程中,深入塘头和养殖户总结南美白对虾苗期管理和中期管理以及防病治病措施如下:(海水养殖虾类也可参照)

苗期管理

苗棚清理好用60目网具捆好进水口,每立方水体使用20g漂白粉杀灭野杂鱼及杂藻。

次日每立方水体使用5g“解毒调水灵”降解余氯,2-3小时再使用“康泰”对水体进行解毒。

解毒24小时后使用“超级芽孢杆菌”,使之在棚内水体成为优势菌群,从而提高苗种成活率。

选择有益藻种“速效肥水膏”+“纳米氨基酸”肥水,虾苗进池前使用“虾苗宝”抗疲劳增活力。苗种进池后出现挂脏活力差的,连续使用“水维生”增加活力促进虾苗脱皮。

经常使用内服药“保虾安”+“肠菌沙”保证虾苗腮部和肠道健康,定期使用无刺激的“纳米碘”和“蛋氨酸碘”杀灭病毒,泼洒“硬壳精华素”进行水体补钙促进虾苗脱壳。

加强水体消毒和池底改良,2-3天使用一次“卫克”和“超级底净”杀灭病毒清除底部粘液和黑泥。棚内的虾苗出现病状可参照中期管理治疗。

中期养殖管理

中期主要以防病治病为主,水产养殖防病大于治病,根据历年6、7月份病害测报分析,南美白对虾发病严重,给养殖户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为此,我们在养殖过程中总结了南美白对虾一些常见病害及相应的防治措施;

一、病毒性疾病

1.南美白对虾白斑病:是由白斑综合症病毒(WSSV)引起的,属暴发性疾病,其主要危害8cm以下未成熟的对虾,发病3-5天内有少量死亡,7-10天大量死亡,控制差的1-2月内还会不断出现死亡。

症状:发病的对虾停止吃食,胃不饱满食道断线,漫游于水面或伏于池边水底;反应迟钝,壳软、离群,游泳无力,虾体颜色变白,附着物增多,甲壳内侧有圆点白斑(有些白斑不规则),头胸处更为显著(但也有的病虾白斑不明显),对外界刺激反应极为迟钝,鳃水肿发黄,肝胰腺肿大,颜色变淡,糜烂。甲壳与肌肉容易剥离,血淋巴不凝固,混浊。

防治措施:
对虾白斑综合症目前没有什么特效的治疗药物,应当坚持“以防为主、科学饲养”的原则,从改善养殖环境、增强虾体抵抗病能力着手,提倡健康养殖。①放苗之前应彻底清淤整池、曝晒,同时使用大量消毒剂,切断病毒的传播;②要投放健康、无病的虾苗,切断病毒的交叉感染;③不投喂杂鱼杂虾和霉变饵料,防止摄食感染;④要定期使用“EM原露”或“光合细菌”净化水质,使池塘形成有益菌群;经常使用“底珍”、“增氧防病底净宝”加强底质改良,不断改善养殖环境;⑤放养前期注重在饲料中添加“生态素”,定期使用“保虾安”等中药抗病毒制剂,促进对虾生长和强化免疫系统;⑥发病可连续泼洒“蛋氨酸碘”和“强克101纳米碘”,少泼洒刺激性大的消毒剂。

2. 桃拉病毒综合症:又称红体病,由桃拉病毒引起。这种病的暴发主要是因气温陡变和水质变化引发的;交叉感染快,死亡率高,通常有以下几点:①虾苗进棚发病时间在10-13天;②放入池塘养殖的对虾发病时间约在30-60天或4cm-7cm;③pH值长期高于9.2以上;④亚硝酸盐超过0.3和氨氮超过0.4以上;⑤水质过浓,蓝藻、甲藻繁殖旺盛,死亡后引发中毒产生病变。

症状:早期症状表现为对虾起群惊跳和出现环游现象,大触须变红,肌肉容易变浑浊,能看出肝胰脏模糊不清和肝脏肿大发红;发病前的对虾食量猛增,后期体色变成茶红色,病虾不吃食,在水面缓慢游动,捞离水后瞬间死亡。

防治措施:
引发桃拉病毒主要是应激反应和藻类毒素造成的,对出现病害的池塘,采用综合防治方法,标本兼治,因此,在防治上应做到以下几点:①减少应激反应,雨前使用“水维生”雨后泼洒“康泰”提高虾体的免疫力和抗病能力;②虾苗进棚5-6天每立方水体使用“卫克”2-3克,连用两次。池塘养殖每立方水体使用“纳米碘”0.3克,每15天使用一次;③定期泼洒中药“五黄精华素”并在饲料中添加“保虾安”+“瑞普宁”每天傍晚投喂一次,连喂4天;④加强水质、底质的改良,水质出现强碱及时使用三嗪类药物调整,定期使用“底珍”和“光合细菌”降低亚硝酸盐和氨氮,使对虾有一个舒适环境,减少病害的发生。

3.对虾黄头病:

症状:对虾食欲减退活动力低下,对虾体色变淡游动无规则常出于水面,头胸甲呈黄色或发白肿大;肝胰腺变为淡黄色、红色,对虾黄头病发病于刚放苗3-5天和50-70天,死亡率高达。

防治措施:
①彻底清塘,排淤修池、暴晒池底,彻底消灭病原体,杜绝传染源,采用“漂白粉”+“二氧化氯颗粒”消毒不留死角,包括进水渠;②投入苗种前必须及时使用“渔润康”培肥水质,定向培育浮游生物,使虾苗下池后有充足的天然饵料,快速生长,体质健壮,抗病力强;③选择优质健康的虾苗,消毒下池,合理密养;④选择优质全价饲料,严格控制投饲量,采取少吃多点投饲方法,减少残饵污染;⑤使用“三联噬菌王”以防虾苗进入池塘后细菌感染引发黄头病、或用“底立康”改底控制水质,保护好水环境;⑥定期服用“保虾安”中草药制剂连服4天,提高虾的抗病能力。同时添加“VC应激灵”。

4.传染性皮下和造血组织坏死病:

症状:南美白对虾传染性皮下和造血组织坏死病是典型的慢性病,病虾长期不能很好地摄食,生长缓慢,甲壳柔软,虾体有烧斑、黑点,大小不整齐。

防治措施:
①选用无病害虾苗,切断病原传播途径;②投苗前肥水,保持高溶氧,改善生态环境;③在饲料中添加“保虾安”、“安壮素”和“肝胃宁”等营养物质及抗病毒中药;④可参考白斑病和桃拉病的防治方法。

二、细菌性疾病

1.弧菌病:副溶血弧菌、溶藻弧菌等感染引起。

症状:发病虾活动力差、摄食量下降,身体弯曲、浑浊,体表和附肢刚毛上常有大量污物附着,手感有倒刺状,有时引起眼球溃烂及脱落,肌肉浑浊、鳃部呈黄色或黑色、体色发黄或发黑。

防治措施:①彻底消毒池塘,10天~15天使用一次“二氧化氯”100g/亩~150g/亩(水深1m)。定期在泼洒“大蒜素”;②外用全池泼洒“卫克”或“蛋氨酸碘”新型无刺激消毒剂,连用2天;内服拌饵“中鱼1号”+“肝胃宁”连服5~7天。

2.红腿病:由副溶血弧菌、鳗弧菌、溶藻弧菌等感染引起。

症状:病虾附肢变为红色,特别是游泳足及尾肢最明显,有的头胸甲及鳃区呈黄色,病虾一般在池边缓慢游动,严重时腹部肌肉混浊不透明。可在短期内出现大批死虾。

防治措施:
①放养前虾池必须彻底清淤,杀灭塘中的一切致病菌;②严格控制水环境,从虾体3-4cm以后逐渐提高透明度,促进对虾健康生长;③选择优质饲料,采取少吃多餐,严格控制投饲量;④高温、低温季节应提高水位,适当加大换水量,并定期使用“EM原露”或“光合细菌”。保持良好的水质和适宜透明度;⑤发病时,全池洒泼消毒剂“卫克”或“二氧化氯”,严重时连用两天。

3.肠炎病:主要是由嗜水气单胞菌感染导致。

症状:其症状是消化道呈红色,有的虾胃也呈红色,中肠变红并肿胀,直肠部分外观混浊,界限不清。病虾活力减弱,厌食,生长慢,但未发现死虾。

防治措施:①全池泼洒“五病灵”,3天后全池泼洒“三联噬菌王”;②内服药饵,在饲料内添加“整肠生”+“肝胃宁”,内服3~5天外用一次即可。

4.烂鳃病:由弧菌或其它细菌感染引起。

症状:鳃丝呈灰色,肿胀变脆,然后从尖端基部溃烂,坏死的部分发生皱缩或脱落,病虾呼吸困难,浮于水面,游动缓慢,反应迟钝,最后死亡。

防治措施:①放养前虾池彻底清淤,用“强氯精”,可有效地杀灭塘中的一切致病菌;②高温、低温季节应提高水位,并定期使用“EM原露”等生物制剂保持良好的水质和适宜透明度;③发病时,全池洒泼“三联噬菌王”生物消毒剂,严重时加大剂量连用两天,同时可内服“中鱼1号”。

5.细菌性红体病:副溶血性弧菌、鳗弧菌等几种弧菌感染引起。

症状:水中有机质超标,连续阴雨或严重缺氧,环境急剧变化,虾体产生应激反应,体质下降,容易感染此病。病虾全身发红,特别是尾扇、附肢、第二触须变为赤红。肝胰脏肿大、充血,有时胃肠也发炎变红而无食物,腹部肌肉不透明,头胸甲和腹甲变硬,容易剥离。鳃区发黄或微红色,严重的在水面上缓缓游动,随着病情的加深,靠近池边静伏而死亡。

防治措施:

①控制投喂量,以少吃多餐为原则,提高饲料利用率,减少残饵污染水质和底质;②适时注入新水,随着虾体的生长,提高相应的水位;③定期使用活菌“EM原露”,每隔10-15天一次,水质较肥可以先用一次“底珍”后再用“中鱼超级芽孢杆菌”,净化环境,促进对虾健康生长;④内服“中鱼1号”+“瑞普宁”,外用“蛋氨酸碘”或“强克10纳米碘”,内服4天,外用2次。

四、寄生虫病

固着类纤毛虫病:纤毛虫种类繁多,如钟形虫、聚缩虫、单缩虫、累枝虫等。症状:此病在有机质多的水中极易发生,当纤毛虫少量附生于虾体时,症状并不明显,对虾也无病变,但当虫体大量附生时,对虾的鳃、体表、附肢等外观呈黑色,体表呈灰黑色如绒毛状,病虾在早晨浮于水面,反应迟钝,不摄食,不蜕壳,生长受阻。纤毛虫病的主要危害是影响对虾的呼吸,在低溶氧的情况下更易大批死亡。

防治措施:
①定期使用“中鱼利生素”调整水质,同时加强底质改良;②全池泼洒“速效纤虫净”,严重时隔两天再用一次。

五、其他病害

1.水生昆虫及敌害;病因:水虿(蜻蜓幼体)、水蜈蚣(龙虱幼体)、蝌蚪等是南美白对虾养殖中常见的水生昆虫及敌害,不仅会争食饲料虑食大量藻类,而且会侵食虾苗,危害较大。

防治措施:
放苗前应检查水中是否有水虿等敌害,如有应先杀灭,然后排干池水,7天后及时进水投苗。在养殖过程中若发现有水蜈蚣等,可先用灯诱,然后捞除;发现有蝌蚪,及时捞除。

2.亚硝酸盐中毒症:亚硝酸盐中毒症由于池水中积累的亚硝酸盐浓度过高而引起的。池水中氨态氮含量过高,氧气不足,氧化过程慢,氨→亚硝酸→硝酸的转化过程进行不顺利,就会导致亚硝酸氮积累。发生亚硝酸盐中毒除亚硝酸盐浓度高外,pH值也是一个相关条件,pH值过高,毒性相对较小。

防治措施:
使用“超级硝化细菌”或“硝化宝”严重的可使用“降压应激解毒宝(活性炭)”,和使用“底珍”+“粒粒氧”,清除底部杂物,加大底部的溶氧量。

3.软壳病:投饵不足,对虾长期处于饥饿状态;池水pH值升高及有机质下降,使水体形成不溶性的磷酸钙沉淀,虾不能利用磷;换水量不足或长期不换水。杀虫剂可抑制甲壳中几丁质的合成,有机磷杀虫剂也可引起对虾的软壳病。

症状:病虾甲壳薄而软,活力差,体色灰暗,生长缓慢。患病虾的甲壳薄而软,与肌肉分离,易剥落,活动缓慢,体色发暗,常于池边慢游。体长明显小于正常虾。

防治方法:饲料内添加“离子钙”,每隔半个月全池泼洒“硬壳精华素”。

4.痉挛病(抽筋):缺乏钙、磷、镁及B族维生素等,水体透明度过高,水中钙磷比例失调,高温或受惊引起。

症状:病虾躯干弯曲,背部弓起,僵硬,无弹跳力,不久死亡。

防治方法:使用“光合细菌”将透明度控制在30-40厘米;饲料内适当补充添加钙、磷及维生素B等微量元素。雨前雨后使用“水维生”。

5.蓝藻、甲藻中毒:池内微囊藻或甲藻过量繁殖,使透明度降至20厘米以下。当藻体大量死亡时产生大量毒素,会引起对虾中毒死亡。

防治方法:①控制投饲量,以免残饵积累太多;②使用“溶藻芽孢杆菌”全池泼洒,连用两次;③及时使用“康泰”进行水体解毒;注意,用药时间容易缺氧,必须开启增氧机增氧,以防泛塘。




广西助农畜牧科技公司http://www.zn99.com/
地址:广西南宁市安吉路35号A栋24、25、26号 邮政编码:530001
联系电话:销售咨询0771-2204816 3800156(兼传真)
技术咨询:3815852,3815862,2308519,3123310
代理咨询:13211358963,产品使用中遇到疑难咨询:0771-2308519
在线服务QQ:597579242,技术服务QQ群:68290109、48481199,47430099
企业QQ及电话:400-030-9099
淘宝:http://gxzn99.taobao.com/
天猫商城:http://zncwyp.tmall.com/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养殖人家园|助农生态养殖技术网|益生菌运用技术网|养殖VIP资源网 ( 桂ICP备05007308号  

GMT+8, 2024-6-3 14:29 , Processed in 0.511965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