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96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药养鸡需要的注意的地方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4-1 13:25:2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中药不同于西药,与西药相比,中药有着浑然不同的应用理论和使用方法。中药使用得体,可以减少发病,提高疾病的治愈率,从而给养殖带来效益。使用不得体则是无效投入,甚或加大疾病的损失。在养鸡生产中,特别是对于疾病的治疗,不使用中药便罢,如果使用中药则应严格掌握它的理论,遵循它的使用方法,不可与西药概而同论。下面我分几点加以说明。
一、中药的作用原理需掌握
中药为什么不同于西药?是因为它的作用原理与西药有别。对于西药来说,我们会清楚地知道它是何种类型,是属于治疗细菌病还是属于治疗病毒病。我们可以根据疾病的感染本质而相应下药,基本不需要细分疾病的证候阶段,但却需要了解病原的种类。中药则不然,因为中药对疾病的治疗过程,实际上就是对疾病的寒热性质、机体的虚实倾向进行纠正和调理的过程。
使用中药治疗疾病,基本上不需要了解病原种类,但却需要细分疾病的证候阶段。一个疾病固然可以说是由于某菌、某病毒的感染所致,但这些感染必定会造成机体的或寒、或热的阴阳失衡,或虚、或实的气血失调。使用中药治疗正是以此为据,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虚则补之, 实则泻之, 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至于那些病原体(细菌、病毒) ,当机体阴阳趋于平衡,虚实得以调理,则病自除。
二、中药(方剂)的寒热性质需了解
寒药可治热,也可致寒 ;热药可治寒,也可致热。同理,补虚药可致实,泄实药可致虚。对于一个病证, 中医理论强调, 要“首辨阴阳,次分寒热” 。这里的“阴阳”是疾病发生的部位,如表和里。 “寒热”则是疾病的性质,如风寒和风热。风寒和风热是在表之寒热,但更有在里之里实热证和里虚寒证之分,使用中药也应具体情况具体选择。中药的每一个方剂,都是有着固定方证的,而这个方证也正是医者切合病证而设。
“治热以寒,治寒以热”便是中医用药的明确说明,也是中药使用的唯一法度。因此,对于我们养鸡生产来说,由于所接触到的中药大部分是成品药,这就需要我们首先了解药品的寒热之性,以便在使用中不致犯下“热热,寒寒”之错。
三、从西药到中药,需要转换思维
我们常说 :西医辨病,中医辨证。但更准确地说,一个高明的西医,达到确诊的最终阶段是辨别病原体,病原体一旦确定,即可以相应的敏感药物施以治疗,无论是表、是里都会有一定的效果。但是,使用中药却需要转换这种思维。因为,中医所关注的不是病原微生物,而是病邪所致的种种的证,也就是证候。使用中药而不了解疾病的证候,那是盲目用药,更是不负责任的作为。 比如, 西医诊断为大肠杆菌感染。大肠杆菌对机体感染可以出现许多种证候。对鸡来说可以出现肺部疾患,甚或气囊炎 ; 还可以出现肠炎、蛋鸡的输卵管炎症 ;也可出现肝周炎、 心包炎、 腹膜炎的三炎症状等等。这对于西医来说,投服敏感药物即可达到治疗目的。但对于中医却要根据以上的不同证候,而使用不同的药物组合——方剂。原因是,这些证候的表里和所在经络不同,使用方剂也不能相同。现在有一个问题很需要明确,假如我们使用一个方剂治疗三炎效果很好,但却不要错误地认为是治疗大肠杆菌的专用药。离开包心包肝这个证候,用它去治疗气囊炎或者是输卵管炎,则会出现疗效不理想,甚至没有效果的结果。这是为什么呢?其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方、证不符。还有,由其它原因(比如病毒、衣原体等)所致的包心包肝,这个方剂会不会有效呢?答案是肯定的,也是一个原因——方证相符。所以,我们使用中药,一定要转换西药的使用思
维,去正确的、有理有据地使用。
四、需要清楚表里之证的治疗原则
表和里是疾病所在的部位,中医治疗所用方剂也有鲜明的区别。表证需用解表剂,里证需用清里剂或者泻下剂,两者有着严格的区分。解表剂药性趋表,可达到解热、祛风、发汗等作用 ;清里剂或者泻下剂, 其药性向内、 向里, 可祛除在里、
在内之病邪。它们的药物组成也有区别,解表剂大都是以辛散、走表的药物组成,药物作用趋向于外。清里剂或泻下剂大都是以苦寒泻下之药组成,其作用趋向于内。这也提示了,两者所用药物不同,作用各异,使用不可混乱。如果表证使用清里剂,里证使用解表剂,那么其结果也只会导致疾病的复杂化而增加治疗难度。这是因为,前者病邪会随药物的作用内陷,从而表证不除又增里证 ;后者由于药物的作用,正气趋表,内必不足,非但里邪不清,表证亦显。所以,使用中最应注意。再者,表里同病的时候应该掌握什么原则呢?应该是先解表,后清里。在我们的临床中也有很多种这样的现象,比如在鸡出现了呼吸道症状,几天后呼吸道症状未除,而又有了气囊炎甚至三炎。此时,如果我们只去治疗三炎(中药) ,那么会致使呼吸系统疾患(包括气囊炎)加重而增加死亡率。但如果我们一开始就重点着手呼吸道问题和气囊炎问题,当此表证解除后,在很多情况下三炎会不治自愈。
这才是正治,也非常适合于鸡病治疗中的大部分情况,所以一定要引起注意。当然,也有个别情况,比如正气不足之外感。这虽说也是表里同病,但其病机与上大不相同。上为邪实而正气未衰,此为正气虚弱而难拒外邪。对于此类的处治,应遵循中医理论所强调的“虚人外感健其中”的原则施治,不可贸然攻表,攻表则易导致机体的正气更虚,使得疾病趋向于复杂化。不过,
此种情况对于鸡病而言是非常少见甚至未见的,这里只做一个了解即可。
中药在鸡病的治疗和预防中,有着很大的潜力,使用频率也会越来越高。因此,非常需要我们每一位从业者提高对中药的认识和应用原则,从而达到不错用、不乱用,提高我们对鸡病的防治能力,更好地服务于我们的养鸡生产。



买真兽药,上助农网,国内最全的养殖用品一站式采购中心,先使用确定有效再确认付款,三皇冠淘宝店http://gxzn99.taobao.com/;国内首家养殖用品天猫店http://zncwyp.tmall.com/让您购物无忧;养殖行业全方位手机网站http://wap.zn99.com/每天最新资讯与您分享!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养殖人家园|助农生态养殖技术网|益生菌运用技术网|养殖VIP资源网 ( 桂ICP备05007308号  

GMT+8, 2024-6-3 13:29 , Processed in 0.367159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