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312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鱼鳖混养的生态学基础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2-11 11:12:2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传统观点认为 ,鱼鳖互相为敌 ,不能同池混养。近年来的实践表明 ,两者不仅可以混养 ,而且能互相利用、互相促进 ,做到养鳖促鱼、养鱼利鳖 :
1.能起到增氧和增加水层对流的作用鳖是用肺呼吸空气中的氧 ,不会和水中鱼类争氧。而由于呼吸与摄食使鳖不断在水
体上下往返运动,从而增加了水层之间的对流,使得水表层与底层之间的溶氧得到了交流,防止了表层因浮游植物旺盛的光合作用产生的过饱和氧向空气中逸散,弥补了深层水的“氧债”,这样既有利于鱼类的呼吸代谢与生存,又促进了浮游生物的繁殖。实验表明,鱼鳖混养池在 7~8月份平均溶氧高于养鱼池 34 .75% ,在混养达到每平方米有鱼 875克和鳖 545克的高密度时,不设任何增氧设备,鳖、鱼仍能正常生长。同时,鳖在池底的活动,使沉积在池底的有机物能更快分解,加速了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2.有利于饵料生物的繁殖和利用鳖池中混养的鱼主要是以浮游生物为食的鲢、鳙鱼,另外有少量的草食性和杂食性鱼类。主要的投饲对象是鳖,其次是草食性鱼类。鳖及草食性鱼类的残饵及排泄物富含氮、磷、钾等养分,使水中的氨氮及磷酸钾含量大大提高,促进了浮游生物和底栖生物的增殖。这样,既为鲢、鳙等以浮游生物为食的鱼类创造了饵料基础,又为鳖的饵料生物
—螺、蚌等生长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据对鱼鳖混养池和一般成鱼池的观察,7~10月间,前者要比后者的底栖动物多出数倍,浮游生物的平均数量要多 1 .78倍,浮游植物高出 2 .43倍。而且混养池中浮游植物没有明显的分层现象,池中常有“水花”出现,隐藻类等易被鱼类消化的藻类处于种群优势地位,蓝藻类等不易被鱼类消化的藻类的生长却受到了抑制。因此混养池鲢、鳙鱼的群体产量和生长速度均超过一般成鱼池。
3.净化水质的作用鳖池中混养鱼类,鱼类可利用鳖的残饵,减少残饵的积累,改善了水质状况。鳖的代谢活动产生大量有毒的氨,对鳖自身的生长发育不利。浮游生物对氨氮的大量吸收利用,净化了水质,又促进了浮游植物的繁衍。鱼类对浮游植物的摄食利用,抑制了浮游植物的过渡繁殖,从而保持了水质相对稳定。
4.减少了鱼类疾病的传播在鱼鳖混养池中,因病而行动
迟缓的鱼被鳖吃掉 ,从而减少了病原体的传播和鱼病的发生。因此,鱼鳖混养池中 ,鱼鳖成活率反而较高。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养殖人家园|助农生态养殖技术网|益生菌运用技术网|养殖VIP资源网 ( 桂ICP备05007308号  

GMT+8, 2025-7-4 20:16 , Processed in 0.562859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