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302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杀虫药引起草鱼黄脂病的处理方法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1-7 16:11:51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杀虫药引起草鱼黄脂病的处理方法


  黄脂病yellow fat disease,是以动物体内脂肪组织呈现黄色为特征的一种色素沉积性疾病,在猪、羊等畜牧动物上又称“黄膘”或营养性脂膜炎。鱼类黄脂病以肠系膜脂肪组织呈现黄色为主要特征,另,部分病例体表、肌肉亦呈黄色。1983年,日本海水养殖的真鲷便有黄脂病报道,近年来草鱼、鳊鱼、斑点叉尾鮰、黄颡鱼等淡水养殖品种的案例日渐增加。

  肉食性鱼类养殖中常投喂大量动物内脏或冰鲜鱼,该类饵料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或维生素E,不饱和脂肪酸氧化增强生产蜡样质色素在脂肪组织中沉积,导致脂肪组织变黄,系由代谢性疾病。

  据笔者了解,草鳊鱼等草食性鱼类的黄脂病多系杀虫药引发,在药物使用一段时间后可自行消失。近年来,车轮虫引起的疾病或继发感染愈发严重,几乎危害所有的经济养殖鱼类。由于不正确的防治方式及药物滥用,车轮虫耐药性逐渐增强,药物治疗浓度与鱼类致死浓度几近相等,甚至出现“鱼死虫不死”的现象。作为纤毛虫类的寄生虫,最为常用的杀灭车轮虫的药物为硫酸铜、硫酸亚铁合剂,另复方苯扎溴铵、吖啶黄也较常见。有机硫类的农药代森铵也使用了近十年之久。

  生物烟碱类、羧酸甲酸盐类、曼尼期碱精素等新研发的杀虫药是近几年来在鱼类养殖上大量使用的车轮虫用药。其中含有曼尼期精碱素成分的杀虫药会导致草鱼黄脂病。曼尼期碱精素是从纯植物桉树根叶中提炼加工制成的一种生物杀虫剂。早在一千多年前,我国西南农村通常就将桉树根叶浸泡成液直接杀灭蛆虫等害虫。曼尼期碱精素,曼尼期碱精素的渗透性特别强,为高渗透物质。它能有效穿透昆虫体表上的几丁质及胶质膜,致虫体机能失调、萎缩从而破坏虫体内酶活性。结合芳香环侧和长链脂族物质作用对杀灭鱼类纤毛虫、指环虫、三代虫等寄生虫杀灭效果较好。

  曼尼期碱精素具有高渗性,因而会渗入鱼体,引发黄脂病。在施用鱼池中无论溜边病鱼、健康摄食鱼中均发现黄脂现象,而未施用鱼池中抽检未有该现象。因而含有黄色高渗成分的杀虫药是该病的主要原因,但是在一段时间(有报道20天左右)后可消失,并不影响草鱼的商品价值。

  
  纤毛虫类寄生虫,如车轮虫、杯体虫适于在劣质肥水中繁殖爆发,因而可利用微生态制剂将养殖水体调至清爽,或是控制苗期生物链亦是较好的预防制车轮虫的方法。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养殖人家园|助农生态养殖技术网|益生菌运用技术网|养殖VIP资源网 ( 桂ICP备05007308号  

GMT+8, 2025-7-19 19:22 , Processed in 0.457961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