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新兴农牧业 于 2015-2-2 13:54 编辑
冬天肉鸡育雏需要加强综合饲养管理, 才能培育出健壮、活泼和发育良好的雏鸡。笔者根据实践经验, 总结出冬季肉鸡育雏关键技术的八项要点。供参考。
1 尽快供给清洁饮水
雏鸡运到育雏舍后, 稍作休息即刻饮水。尽早饮水可补充体内水分, 促进肠道蠕动, 排除胎粪, 促进新陈代谢, 加促吸收剩余的蛋黄, 以增强食欲感。第一周内要饮温开水( 保持20 e 左右) , 加入恩诺沙星、多维电解质和5% 葡萄糖。如果雏鸡孵出时间较长或雏鸡软弱, 可在开食前的饮水中加入一定量的补液盐, 可提高雏鸡成活率[ 1] 。1 周后饮清洁的凉水即可。饮水量一定要充足, 绝不可间断饮水。水质要符合卫生标准, 饮水器要定期洗刷消毒。20 日龄后最好用乳头饮水器, 既卫生又节水。乳头饮水器比水槽节约用水80% ~ 85%, 既省钱又能保持舍内干燥、清洁卫生, 减少疾病传播。用水槽饮水一定要保持平稳、不漏水、不溢水。
2 出壳后12~ 24 小时开食
在雏鸡饮水后即可开食, 雏鸡出壳后开食时间最晚不要超过24 小时, 否则容易导致虚弱和脱水,影响生长发育, 降低成活率。雏鸡消化器官尚不发达, 胃肠容积较小, 开食饲料要求营养丰富、易消化、适口性好且便于啄食。饲料颗粒要粗细适度,或者用颗粒破碎料开食, 也可用玉米粉或小米作为开食料。以后随着日龄的增长, 按照不同生长发育阶段更换配合料, 以满足其生长发育需要。更换饲料应逐步更换, 以免因日粮突然改变而引起消化不良。雏鸡第一周用开食盘, 初次喂料可将饲料均匀地撒在饲料盘中或牛皮纸上, 让雏鸡自由采食。对尚不知道采食的雏鸡, 应多次将其围拢到有饲料的地方, 让其学着吃料。一般前3 天每2 小时给料1
次, 夜间给料1 次, 3 天后每昼夜6~ 8 次。第二周后改为料桶, 喂料器具要充足且高度与鸡背高相等, 要随着鸡体高的生长来调整喂料器的高度, 既便于采食和减少饲料浪费, 也可防止饲料污染。
3 保持合理的温度
冬天气温较低, 1 周龄内的雏鸡舍温为32~35 e , 适当的高温育雏( 3 日龄内) , 有利于卵黄的吸收, 减少白痢的发生。一周龄后每周递减2 ~3 e , 直至舍温21 e 为止, 且该温度要保持到育雏结束。温度是否合适, 不能只是用温度计测量, 重要的是看雏鸡的活动表现。温度过低时, 雏鸡行动缓慢, 羽毛蓬松, 身体发抖, 聚集在热源下, 雏鸡睡眠不安, 发出/ 叽叽0叫声, 常常拥挤在一起, 甚至扎
堆, 时间稍长造成大批雏鸡压死现象。温度过高时, 雏鸡散开, 张口喘气, 食欲减少, 饮水量增加, 甚至张嘴喘息; 温度适当, 则雏鸡活泼好动、食欲旺盛、精神良好, 羽毛光滑整洁。实践证明, 保持适当的育雏温度, 对控制雏鸡白痢病、球虫病的发生, 对促进卵黄的吸收利用, 提高雏鸡育雏成活率都有明显的效果。
4 掌握好适当的湿度
育雏舍湿度过高容易诱使球虫病、大肠杆菌病、霉菌病的发生, 影响雏鸡的健康和成活率。一周内, 育雏室内的湿度必须达到60% ~ 70%, 一周以后雏鸡体重增大, 水分代谢增加, 湿度要降低到55% ~ 60%。高湿高温环境下雏鸡食欲减退, 患病增加, 生长速度下降。湿度低于40%时, 鸡呼吸系统疾病增多, 增重受影响[ 2] 。随着小鸡的采食量、饮水量、呼吸量、排粪量等逐日增加, 很容易造成室内潮湿, 因此, 每天要勤换垫料, 在潮湿季节要求每天更换垫料1~ 2 次。饮水器不漏水, 以保持干燥,最基本的要求是保持育雏舍地面干燥, 在南方地区尤应注意防止潮湿。经常潮湿的地区, 鸡舍应建筑在地势较高的地方, 最好搞育雏棚。尽可能将湿度控制在55% ~ 60%。
5 保证合适的饲养密度
雏鸡饲养密度大时, 舍内空气污浊、氨味大, 湿度高, 卫生环境差, 吃食拥挤。抢水抢料, 饥饱不均, 残次雏鸡增多, 恶癖严重, 容易发病。饲养密度小时, 对雏鸡生长发育有利, 但不利设备的充分利用和劳力的合理使用, 所以雏鸡饲养密度也不是愈小愈好。一般情况是第一周30 只/ m2, 第二周25只/ m2, 第三周20 只/ m2, 第四周15 只/ m2, 第五、六周时10 只左右/ m2[ 3] 。
6 保持鸡舍内空气新鲜
通过空气流通可将鸡舍内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氨气、硫化氢等有害气体排出。1 周龄以后应开始不同程度地通风。如果舍内通风不良, 有害气体在鸡舍内含量较高, 可降低鸡的抵抗力, 特别是氨气会直接刺激鸡的呼吸系统, 使其呼吸不畅, 阻碍生长发育, 诱发呼吸系统疾病, 甚至使雏鸡失明( 见表1) 。通风之前先提高室温2~ 3 e , 通风换气时间应选择在晴天中午前后, 应缓慢进行, 门窗开启度应从小到大, 最后呈半开状态, 要避免贼风的
袭击, 切不可突然将门窗大开, 使室温突然下降。
7 做好疫病预防工作
控制疫病发生是育好雏鸡的重要保证。雏鸡个体小、抗病力差, 一旦发生疫病, 则传染快、死亡率高、损失大。
鸡舍使用前应彻底消毒, 设备、工具等要经常清洗, 定期消毒。1 日龄雏鸡皮下注射鸡马立克氏病疫苗; 开食前可用链霉素滴鼻, 每只雏鸡2000~4000 单位, 预防上呼吸道疾病; 开食第一天可用0103%氟哌酸拌料连喂5~ 7 天。出壳后1~ 2 周可用新城疫LaSota 毒疫苗滴鼻、点眼; 2 周后在饮水中加入抗球虫药, 连用5~ 7 天, 预防球虫病; 2周龄时用禽流感灭活油乳剂苗免疫, 3 周龄时再用新城疫LaSota 苗滴鼻、点眼, 并用新城疫灭活油乳剂苗注射强化免疫[ 3] 。
8 要做好断喙
没有断喙的鸡, 在遭遇营养缺乏、空气不新鲜、鸡群密度过大的时候, 容易导致互啄而造成死亡,或将互啄的恶习带到产蛋期, 致使生产水平下降。因此, 断喙是很有必要的。断喙时间在7~ 10 日龄较为合适, 用断喙器将鸡上喙断去1/ 2, 下喙断去1/ 3( 指鼻孔到喙尖的距离) 。断喙前后2 天应在饮水或饲料中添加VK 和VC 以及抗菌素, 起消炎和止血作用, 并可减少断喙应激。断喙后要将饲槽中料的厚度增加, 直到伤口愈合。断喙要在鸡群健康状况下进行, 以防更大的应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