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人家园|助农生态养殖技术网|益生菌运用技术网|养殖VIP资源网
标题: 散养土鸡生态养殖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打印本页]
作者: 谷雨 时间: 2017-1-5 17:08
标题: 散养土鸡生态养殖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可行性研究报告
散养土鸡生态养殖项目
(此项目是我公司做成功的案例,如有需求也可由广西助农公司项目部代为编写类似的文档,费用另议,电话0771-2204816)
第一章 总 论
1.1 项目名称及性质
1.1.1项目名称:散养鸡场建设项目
1.1.2项目性质:新建
1.2 项目建设单位
******县******乡******村******
法定代表人:
1.3可行性研究工作依据和范围
1.3.1可行性研究工作依据
a)《国土资源部、农业部关于促进规模化畜禽养殖有关用地政策的通知》(国土资发[2007]220号)。
b)《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
c) 国家产业政策以及省、市、区农业中长期发展规划。
d)财务效益评价按国家《建设项目评价——方法参数》(第三版)进行规范化计算和财务经济分析。
e)机械设备价格依据各专业生产厂家报价比较后综合估算。
f)土建工程依据当地同类工程造价比较估算。
1.3.2可行性研究工作的范围
a)建设规模及规划布局,环境分析。
b)散养鸡场地条件分析。
c)技术的可靠性分析。
d)生产销售的可靠性。
e)编制劳动定员、工程投资、成本估算和经济效益评价。
1.4 建设规模
按散养土鸡 5000只、散养野鸡1000只设计。配套建设围栏棚(架)舍、饲料加工厂等及防疫、接种设备和办公、生活设施。
1.5 建设地点和条件
1.5.1建设地点
本项目拟在同田乡绿水园建设散养鸡场一个,占荒山面积约200亩,分区域建设土鸡散养区和野鸡散养区。
1.5.2建设条件
项目区位于丰城市,距养殖场35公里,紧临高速等级公路。该场址内山势较平坦,沟壑错落有序,交通运输便利,建设条件良好。
1.6 建设内容与建设期限
1.6.1建设内容
项目单位自建1个散养鸡场,分二个养殖功能区:土鸡散养区占地约150亩,按存栏5000只建设;野鸡散养区占地约50亩,按存栏1000只建设。同时按照设计建设各养殖分区围栏棚(架)舍、饲料加工厂、生活、办公、服务设施。
1.6.2项目建设期:1个月。
1.7投资规模与资金来源
1.7.1投资规模
项目总投资1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1.2万,其他0.8万。流动资金投入8万元。
项目建设单位自筹10万元,申请产业扶持资金?万元。
1.8 经济效益分析
项目建成后,可实现年收入342万元,年均利润68万元,投资利润率35.27%,所得税后投资回收期2.61年,财务净现值(ic=8%)286.89万元,财务内部收益率39.84%。
1.9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
1.10综合评价和论证结论
1.10.1综合评价:该项目建设通过“公司+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符合国家的有关产业政策,建设规模适宜,资金安排合理。项目设计方案合理,先进实用。财务分析经济效果可行,管理体系健全。在项目建设的设计中兼顾了资源的综合利用,不会造成环境污染问题,有利于标准养殖、健康养殖、生态养殖示范场的建立与推广。
1.10.2论证结论:该项目从建设规划、投资规模到经营管理均切实可行,立项目标准确,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处理和谐,对调整农村和农业产业结构,推广畜禽标准化、良种化、规模化散养生产,增加农民收入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建议有关部门抓紧批准立项,并给予大力支持。
第二章 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
2.1 项目建设背景
近年来,我国禽肉、蛋产品价格高位运行,严重影响了人民群众的正常生活、影响了社会稳定,给国民经济带来了通货膨胀的巨大压力。为了促使这一矛盾的解决,党中央、国务院和各级党委政府决定大力发展畜牧业,确保市场有效供给,正常市场畜禽产品价格,维护社会稳定。
目前,尽管养鸡业近年来发展迅速,但是要实现突破性跨越式发展, 还存在养殖生产中现代良种所占比重低、产业化水平不高等多方面的问题亟待解决。绿水园散养鸡建设项目,旨在立足本地区的产业优势和资源优势,推动养鸡业持续、健康发展,项目的实施可显著提高本地区优质型良种鸡供种能力,提高养殖业良种化程度和生产性能,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进一步发展壮大畜牧业中的优势主导产业,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提高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和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
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2.2.3是确保市场有效供给的需要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人们对肉、蛋等动物食品的需求稳步增加。健康绿色是未来的消费趋势,散养土鸡正是适应了这一趋势,迅速发展起来,并不断得到完善。必须建立畜禽生产发展的保障机制。由分散、粗放性养殖向标准化、良种化、规模化养殖转变,以提高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2.2.4是提高畜禽养殖科技发展水平的需要畜禽养殖业虽然近年来发展迅速,但仍属于典型的自然经济型传统产业,技术含量和生产效率低,畜禽良种繁育体系建设不完善,己不能适应现代畜禽业生产的发展需要。因此,要想提高畜禽养殖生产效率,促进产业升级,就必须走良种化、规模化、产业化的道路,必须向安全、高产、优质、高效的方向转化,必须加速成熟、先进、实用技术成果的应用,必须加快安全、优质型畜禽规模化养殖技术推广和产业化建设。本项目的实施,将显著提高优质型良种畜禽的供应能力,特别是散养业,提高六枝特区养鸡业良种化程度和生产性能,提升养鸡业的技术水平和经济效益,满足不断发展的现代养鸡业的生产需求,增强市场竞争力,将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和带动作用。
2.3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2.3.2基础条件好。项目区紧靠商南城区,技术上可以得到区直业务部门的支持,信息上有健全和完备的网络。完备的防检体系为土鸡散养业健康发展提供了可靠保障。群众的文化水平和市场意识相对较高,对科技意识、市场意识接受能力强,推广优良散养鸡生产群众认知度强、积极性高。
2.3.3饲料资源好。河边有大量的鱼类,含丰富的蛋白,粮食和丰富的农副产品资源如各种农作物块、茎、叶等可供转化利用,可以实现粮食就地转化增值,并有效降低散养鸡生产成本。
2.3.4技术力量
2.3.5地理位置好。
第三章 市场供求分析及预测
3.1市场分析
3.1.1养鸡产业的综合分析
我国禽类产品消费需求持续快速增长,人均禽蛋和禽肉消费量在过去10年里分别增长了51%和60%,达到人均占有22公斤和11.5公斤。禽蛋的人均消费量已经远远超过世界平均水平,与世界发达国家的平均消费水平相当。禽类产品已成为继猪肉之后,最重要的动物蛋白源。
3.1.2鸡肉的消费水平已成为提高国民生活水平的主要标志之一
家禽养殖业为提高国民生活水平,改善膳食结构,培养健康的饮食习惯,增强全民身体素质,发挥了重要作用。据介绍,禽类产品营养价值高。鸡肉是典型的白肉产品,具有高蛋白(23.3%)、低胆固醇(117毫克/百克)、低脂肪含量(1.2%)和低热量(104千卡/百克)的特点,符合健康食品的基本特征。鸡蛋富含优质蛋白质、纤维素和卵磷脂。随着我国城乡居民收入不断提高,禽类产品产量和消费量持续增长。目前大多数家庭的日常饮食,尤其是早餐,鸡蛋都是必备的食品。鸡肉的消费旺盛,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以中国特产的黄羽肉鸡消费为主,特别是广东、广西、海南等地多以鲜活鸡烹饪消费为主;黄河流域及其以北地区以白羽肉鸡消费为主。近年来水禽业快速发展,水禽肉被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所接受。“无鸡不成席”已成为许多地区约定俗成的消费习惯。
3.1.3养鸡产业市场的预测
农业部相关专家介绍,禽类产品也是人们肉类消费的重要来源。2000禽肉消费量增长了17%,我国禽肉在肉类消费中的比重接近20%,人均消费量为11.5公斤,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我国的人均GDP刚刚超过2000美元,农村人口的人均收入水平还很低,因此我国禽肉消费还有很大潜力,禽类生产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从市场供求来看,随着禽类产品价格逐步回升,各地养殖户的补栏积极性将进一步提高,市场供给偏紧的局面将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缓解。从市场需求来看,随着中秋节,国庆,元旦、春节等传统节日的临近,城乡居民对禽类产品的消费需求将继续增长。预计后期禽类产品价格将继续呈稳步回升态势,禽类产品价格将稳中有升。
3.2生产和营销模式
项目拟采用“引进良种、自繁自育、封闭管理、半进半出”的标准化生产模式,实行生态散养模式,依靠便利的信息网络和区域优势,同周边的大中城市形成长期供货渠道。
3.3市场风险分析
3.3.1政策风险
当前,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已进入一个新阶段,2001年国务院发布了《农业科技发展纲要》,提出了“十五”期间及今后十年我国农业科技发展的方针、目标、任务及要求,明确提出:把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提高农业效益、改善生产环境、增强农业国际竞争力提供科技支撑作为重点任务。要进一步加强对农业科技的投入,积极营造有利于农业科技创新的成果转化的政策环境。同时,国家“十一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规划提出,要改良畜禽品种,加快畜牧业发展,到2010年畜牧业总产值比重达到38%。可见在农业和畜牧业的发展上,国家历来是处于战略角度上认识其重要性,将其当成是关系到国家安定团结,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大事来抓。同时,中央、省、市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扶持畜牧业生产发展的优惠政策,在可预见的将来,本项目基本不存在政策风险。
3.3.2人力资源风险
.............(此项目是我公司做成功的案例,如有需求也可由广西助农公司项目部代为编写类似的文档,费用另议,电话0771-2204816)
(以下文档有部分省略)
3.3.3技术风险
..............
3.3.4市场风险
......................
第四章 项目地点选择分析
4.1 项目选址原则和要求
..............
4.2项目区概况
4.2.1自然条件
...............
4.3项目地点选择
项目选址拟建在绿水园,项目区远离人口居住区,空气流畅,背风向阳,自然环境较好。项目荒山面积约200亩。
项目建成后,具有得天独厚的排污处理能力。生产产生的粪便全部可以用以还田还林施肥,整个项目在选址、布局、建筑及环保方面完全按照标准化规模畜禽散养建设标准进行设计。
第五章 项目建设方案
5.1规范化养殖概述
...................
5.2产地环境生态
................
5.3散养畜禽养殖技术
5.3.1散养鸡技术
.................
5.3.2红腹锦鸡的养殖技术
.......................
5.4建设区域布置及养殖要点
.................
5.5主要建、构筑物工程
主要建、构筑物工程一览表
5.6总平面布置
项目总平面布置详见附图。
5.7公用辅助工程
本设计内容包括车间内给水、排水、供电和仓储设施等。
5.7.1给排水工程
a)给水工程
本项目日生产、生活耗水约50吨,利用深井供水管网,安装20T/h的全自动变频调速无塔上水器一座,配套给排水管网即可。场区供水采用生产、生活、消防公用系统,为了保证任何一点不间断供水,场区水管网呈唤状布置,并设有蓄水池。
b)排水系统
场区排水系统采用生产、生活废水和雨水分流制管网沿道路布置,生产、生活废水可直接排入场区化粪池进行无害化处理。雨水采用地面径流排水方式,沿场区雨水口,汇集地面雨水,就近排出。
5.7.2行政福利设施
综合办公楼包括职工宿舍、食堂、厕所等。
5.7.3其它
包括大门及门卫房、道路、围墙、场区绿化等。
a)场区围墙
厂区外围墙采用低造型砖墙砌制。
b)场区绿化
场区绿化采用立体多层次方式。沿围墙栽植低矮树和灌木;道路边及空地种植乔木、花卉、草坪等植物,建筑物四周点缀少量高大乔木,使人进入场区后置身于绿荫丛与鲜花点缀的花园之中。
5.7.4场区道路
通往主场区道路采用混凝土路面,考虑到消防的要求,围绕各车间设有环行车道。主场区通往各养殖区道路修成简易公路,以便车辆运输。
第六章 环境影响评价
6.1场地环境条件
..................
6.2项目建设和生产对环境的影响
.................
6.3综合利用与治理方案
养殖场产生的废水、粪便,及时进行无害化集中处理,转化为有机肥料用于周围林地、农田农作物施肥。
6.4环境保护投资
由于项目生产对环境影响极小,因此,不设专门的环保投资。
6.5环境影响评价
在环境保护方面,项目生产对周围环境污染极小。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生产废水、粪便在采取污染治理措施后还林还田,并加强管理,杜绝事故发生的前提下,对内环境和外环境影响较小,从产业政策与环境保护角度考虑,项目可行。
第七章 劳动安全
7.1劳动安全
.................
7.2卫生
...................
第八章 项目经营模式与人力资源配置
8.1项目经营模式
.................
8.2职能机构和人力资源计划
................
8.2.1人员配置
...............
8.3劳动制度
................
8.4技术培训
................
第九章 项目实施进度安排
9.1项目实施计划
...............
9.2项目实施进度计划
..............
项
第十章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10.1投资估算依据
..............
10.2项目投资估算
...............
10.3资金来源与筹措
...................
第十一章 财务评价
11.1财务评价依据
...................
11.2基本财务指标
..............
11.3财务盈利能力分析
................
11.4研究结果概要
上述研究结果表明,本项目经济效益十分显著,项目属于完全可行的范畴。
第十二章 可行性研究结论与建议
12.1可行性研究结论
..............
12.2建议
12.2.1本项目属特色养殖项目,社会效益高于经济效益,建议当地政府给予政策优惠。
12.2.2建议项目按设计方案高标准、高起点地一次性建设到位。
12.2.3项目投资较大,申请产业扶持资金160万元,建议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大力扶持,以保证项目按期建设,尽早投入生产,发挥效益。
-
-
散养土鸡生态养殖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2.pdf
215.55 KB, 下载次数: 7398
欢迎光临 养殖人家园|助农生态养殖技术网|益生菌运用技术网|养殖VIP资源网 (http://wap.zn99.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