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人家园|助农生态养殖技术网|益生菌运用技术网|养殖VIP资源网

标题: 淡水鱼类斜管虫病的防治技术 [打印本页]

作者: 养殖-小步    时间: 2014-12-23 14:52
标题: 淡水鱼类斜管虫病的防治技术
淡水鱼类斜管虫病的防治技术
  由中华鳋属的一些甲壳动物寄生于鱼的鳃上引起。大中华鳋病又叫鳃蛆病,鲢中华鳋病又称翘尾巴病。
  病原
  中华鳋具有雌性成虫依赖寄生生活,幼虫及雄虫完全能自由生活。我国危害较大以下二种:
  1.大中华鳋
  雌鳋身体细长呈圆柱形,长2.2-3.0毫米,略呈乳白色,分头、胸、腹三部。头部略呈三角形。繁殖期间生殖节上挂有一对卵囊。
  2.鲢中华鳋
  雌鳋与大中华鳋的主要区别在于:虫体较短粗全长1.9-2.7毫米,头部略呈菱形,头胸部之间的假节较不明显,胸节前四节较宽短,第五胸节很小。
  雌鳋产出卵囊,经数天或十多天卵孵出无节幼体,在水中能自由生活,经4次脱皮成为第五节幼体,再脱皮1次成为第一桡足幼小体,脱皮4次成为第五桡足幼体,再经1次脱皮成为幼年鳋。虫体在第五桡足幼体时交配,交配后的雄鳋仍可在水中自由生活到死,而雌鳋则侵袭到宿主身上过寄生生活,并且身体长大数倍。
  症状
  中华鳋以长大的第二触角长期插入鳃丝,造成机械性损伤,影响鱼的正常呼吸,引起鱼焦躁不安;同时伤口又为微生物的侵入打开了门户,可导致鳃丝的局部发炎,甚至化脓。鳋在摄食时分泌酶溶解组织,附近微血管亦被破坏,有时使鳃丝末端弯曲变形,使鱼贫血。
  2龄以上的草鱼,病鱼在水中跳跃不安,食欲减退或不食,体发黑。严重时或并发其他病,呼吸困难,离群独游,或待留近岸水体中,不久死亡。揭开鳃盖,可见许多带有卵囊的雌鳋挂在肿胀发白的鳃丝末端上,形似白色小蛆。
  鲢中华鳋主要危害2龄以上的鲢、鳙等鱼病鱼常在水体表面打转或猛游,尾鳍上叶常露出水面,鱼体多瘦弱死亡。
  诊断
  肉眼检查病鱼鳃,发现虫体,必要时可用显微镜进行虫体鉴定。
  防治方法
  (1)预防措施
  ①用生石灰(氧化钙)带水清塘,以200毫克/升至250毫克/升浓度来杀死幼虫。
  ②用不同种类的鱼进行隔年轮养。
  ③不注进有中华鳋幼虫的池水,不放入患中华鳋病的鱼。
  (2)药物治疗
  ①鱼种放养时,用氯化钠(食盐)为3%-5%浓度将鱼种浸浴5-20分钟。
  ②发病季节用硫酸铜和硫酸亚铁合剂在全场挂袋。
  ③硫酸铜和硫酸亚铁合剂(5:2)全池泼洒,0.5毫克至0.7毫克/升溶液。
  ④高锰酸钾全池泼洒,4毫克/升至7毫克/升溶液
广西助农畜牧科技公司http://www.zn99.com/
地址:广西南宁市安吉路35号A栋24、25、26号                              邮政编码:530001
联系电话:销售咨询0771-2204816                       3800156(兼传真)
技术咨询:3815852,3815862,2308519,3123310
代理咨询:13211358963,产品使用中遇到疑难咨询:0771-2308519
在线服务QQ:597579242,技术服务QQ群:68290109、48481199,47430099
企业QQ及电话:400-030-9099
淘宝:http://gxzn99.taobao.com/
天猫商城:http://zncwyp.tmall.com/







欢迎光临 养殖人家园|助农生态养殖技术网|益生菌运用技术网|养殖VIP资源网 (http://wap.zn99.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