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人家园|助农生态养殖技术网|益生菌运用技术网|养殖VIP资源网

标题: 在一则广告的诱惑下 [打印本页]

作者: mpf58    时间: 2014-11-21 09:51
标题: 在一则广告的诱惑下
在一则广告的诱惑下


   初始创业者往往是小本创业,由于致富心切,常常被社会上一些心怀不轨的人所利用,这些人要么是高价卖种,要么编织一些子虚乌有的快速致富信息,让你不知不觉踏入上他们精心设置的圈套。江西省彭泽县的汪金小就是在这样的诱惑下,走上了一条曲折的挣扎道路。

    汪金小是江西省彭泽县数一数二的黄鳝养殖大户,只要他一下到自己的养殖池里,立马就会吸引来收购黄鳝的经销商。

    记者:“今天收到黄鳝了吗?”

    杨正业:“ 没有,他不卖,我怎么办呢,我今天来好几次了。”

    找上门的买卖却不做,让买主在一旁干瞪眼,这让我们有些捉摸不透。

    汪金小:“这个时候不卖,因为这个时候卖,我就傻瓜了,因为我还买人家的呢,买进来,因为这个时候比较便宜,放到仓库里这是稳赚的,进到仓库里等着它升值那多好啊,这还不向股票还会贬值,这个会一直升上去。”

    经销商王正业今天没能收到黄鳝原本很失望,但当他弄清汪金小不卖的原因之后,胸有成竹的走了。

    第二天,杨正业一大早就跑来找汪金小,可另我们没想到的是一夜之间他们的角色就发生了对换,黄鳝经销商从昨天的买家摇身一变成了今天的卖家。

    汪金小:“这个你卖给我多少钱一斤?”

    杨正业:“这个最低要卖给你13元钱,这个黄鳝发到南京去价格还高。”

    汪金小:“那13元钱你太贵了吧,你在老百姓那里买也就10元钱一斤。”

    杨正业:“我们11元钱收的,要根据市场行情来。”

    杨正业昨天弄清汪金小囤积的用意之后,连夜发动周围农户去河塘捕捞黄鳝,他想赶紧趁机收购起来转手卖给汪金小从中赚取差价。当汪金小看到杨正业收来的正是自己求知不得的黄鳝苗时,没有压一分价钱全部成交了。

    汪金小:“它在这里冬眠的时候就几乎适应了环境,明年一开春,气温已上到15摄氏度,自然就出来吃食了,那我养殖期就比别人要长。”

    汪金小靠黄鳝的季节差价,巧买巧卖,每年能给他带来三、四十万元的收入。可是谁能想到这位养殖能手,六年前却是一个身无分文的刑满释放人员。

    汪金小18岁高中毕业那年,因为偷窃被判入狱。18年后出狱时,他已年近不惑,经过一路询问才找到家门,然而眼前衰败的景象使他更加茫然。

    汪金小:“我刚回来,还没到家时,以为父母都在,弟弟家,自己家的条件都很好,和别人家都一样,楼房什么都一样,结果回来一看,这房子这个样子,人家都那个样子,特别是父母都不在了,心里说不出是什么味道。”

    家中一贫如洗的现状,和村子里的人们异样的眼光,几乎把汪金小逼上了绝路。就在他不知所措的时候,一位过去的朋友出现在他的面前。

    夏泽根:“他回来的第二天,我把他接到城里来,跟他聊了一下,问他想做点什么事。”

    汪金小:“我说就是养黄鳝,他说要多少钱,我说要三,四千元钱吧。”

    汪金小在服刑期间,看到报纸上一则销售优质黄鳝种苗的广告,上面说这种黄鳝不仅抗病能力强,而且生长速度非常快,这当即就引起了他极大的兴趣。

    汪金小:“当时一看利润那么高,当时他上面写了,一年就发大财,一年就赚好几十万。”

    报纸上所说的赚大钱对于汪金小来说实在是无法抵挡的诱惑。他小心翼翼的将报纸保存了一年多,出狱时,这是他带回家的唯一物品。然而当他说要养殖黄鳝时,村子里的人都感到很诧异。

    汪长小:“人家养不成功,你能养成功啊,大家都这样讲 ,人家个个都是另眼相看,就说他是不务正业嘛,就说他不走正路。”

    汪光明:“就说他不务正业,他不走正路,用我们的土话就是他不走正路的,你就是搞歪门邪道。”

    所有人的反对并没给汪金小带来丝毫动摇,他带着朋友借给的4000块钱,按照报纸上的地址找到了武汉那家种苗公司,以每斤60元的高价购买了40斤种苗。可是这些优质黄鳝种苗还没等到进家门,就出了问题。

    汪金小:“等我把黄鳝从武汉拿回家后,又是高温的季节运过来,就死的很多了,放进池子的时候大概只剩一半。”

    尽管还没开始养就损失了一半,但汪金小还是固执的在家中唯一的屋子里建起了养殖池,开始黄鳝养殖。

    汪金小:“就那么十来斤黄鳝,每天那个池塘里的河蚌被我弄的差不多,弄一次少一次,弄一次少一次,弄了一个月左右就没有了。”

    其实很早以前当地人就知道黄鳝每斤能有10元左右的高额利润,不少人也都尝试过养殖,但饲料问题是困扰所有养殖户的难题。如果饲料问题得不到解决黄鳝之间就会发生大吃小的现象。为了保住仅存的十几斤种苗,汪金小开始废寝忘食的到山上四处挖蚯蚓。可是到头来他的黄鳝还是所剩无几。

    汪金小:“到是有几条,就是非常大,大的有七、八两,当时我就弄了一条出来吃,也是生气了吧。我说把这个黄鳝弄出来吃掉,当时弄了一条,一条就一大盆。”[page_break]



    此时的汪金小从朋友那里借来的钱已经所剩无几,再去武汉购进优质种苗已经不可能,他只好在当地自己捕捉野生的黄鳝苗,试着养养看。

    汪金小:“我把池子一分为二,我把买的好种苗放到一边,我说这是好种苗,不能把它糟蹋掉,把老百姓家里3块钱、4块钱收购的就放在这一边,结果养了一段时间后发现都是一样的嘛。那时候才知道我上了当了。”

    这时候汪金小才知道目前人工繁殖黄鳝的技术在我国还是个难题,一直被自己视为宝贝的种苗其实就是普通的野生黄鳝。由于自己的无知让朋友的钱白白打了水漂,他为此感到深深的自责。同时养殖的失败,使他的处境变得异常艰难。

    汪金小:“人不能失败,一旦失败了,人家就都同你疏远,就是你自己也不好意思开口到人家那借,就是借了,开口人家也不会给。”

    汪光明:“人家都讲他还钱是还不起的,你借钱给他就是送钱给他用。”

    出狱后的自卑和养殖的失败,使汪金小感到更加的孤独,为了节省开支他每天只吃两袋5毛钱的方便面,把所有的心思都用在了如何解决黄鳝饵料的问题上。有天上厕所时无意中的发现让他萌生了一 个大胆的想法。

    汪金小:“我发现蝇蛆从厕所角落里爬,我看都是大的蝇蛆,我想能不能把他们拿来喂黄鳝。”

    从粪便中捞蝇蛆,这让汪金小感到有些为难,但目前艰难的处境,和迫切需要改变命运的愿望让他再也顾不了这么多。

    汪金小想,用手捞蝇蛆既不卫生,还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毕竟不是长远之计,如果能让蝇蛆自动从粪便中分离出来的话,那日后黄鳝的饵料问题就彻底解决了。于是他开始有事没事的就往厕所跑 。

    汪金小:“臭肯定是臭,但当时会不好意思,人家觉得你蹲在厕所里干嘛,特别怕人过来,怕人上厕所。”

    汪长小:“他蹲在厕所里捞蝇蛆,大家都说他养黄鳝已经成病了,他养不成现在已经成了神经病了。”

    原来蝇蛆在化蛹前都会自动从粪便中爬出来,寻找干燥的地方。汪金小按照蝇蛆的这个习性,设计了蝇蛆自动分离池,在池子的四个角放置塑料桶,蝇蛆在需要化蛹前就会沿着池壁寻找干燥的地方,当趴到角落时就会掉入桶中,达到蝇蛆分离的目的。黄鳝的饵料问题终于得到了解决。第一批黄鳝养殖成功了,村子里的人们开始对汪金小另眼相看,但是家中仅养一池子黄鳝,赚到的钱又能有多少呢。

    汪长小:“人家又开始讲闲话,你这么一点小池子,养黄鳝只能养活你一个人,又不能养活一家人,所以你搞这个东西还是没有用。”

    乡亲们的话不是没有道理,此时的汪金小又何尝不想扩大养殖规模赚更多的钱呢,可让他发愁的是扩建费该从哪来。有一天汪金小听说县城有一个空厂房可以利用,于是他打着养殖黄鳝的旗号搬到了那里。

    汪金小:“我跟谁都讲我到县城里养黄鳝,是因为那里发展空间大,其实县城的发展空间哪有农村大呢。要水没水,要地没地,我去那里的目的就是为了让有钱的老板看见我蝇蛆分离的技术,投资让我扩大养殖规模。”

    既然要用蝇蛆分离技术吸引投资人,那最关键的就是到哪里能弄到大量养殖蝇蛆原料。于是汪金小找到了当地最大的猪场老板曹的川。

    曹的川:“ 后来那天他找到我 ,说要买猪粪,我心里很高兴,我说你真是好人,这个地方臭的要死,我不要钱,你赶快拿走。”

    汪金小在县城的养殖场顺利的建起来了,可是几个月过去后,期盼已久的投资商却总也等不到,有些沉不住气的汪金小决定自己先带着一百多斤黄鳝去南京考察一下市场,顺便靠两地之间的地域差价,赚点钱维持眼下的生活。

    汪金小:“我们了解到南京市场当时的价格,是每13元钱到 14元钱,我们这里收是7元钱,我当时想卖11 元钱到12元钱总可以吧,一问他说1块钱一斤,我一听以为我听错了,一下子就傻了。”

    汪金小本来以为这趟南京之行怎么也能赚上几百块钱,可是由于之前从来没有和批发商建立过联系,自己冒冒失失的就去闯市场,结果黄鳝只能是被恶意压价。

    汪金小:“赔800多元钱,如果连路费一起有1000多元钱,不过1000多元钱那是对我是很大的数字 。”

    此时的汪金小开始意识到,要想靠养黄鳝赚钱,光有技术是不够的。回到彭泽后他开始主动与经销商取得联系,但经销商提出的收购条件却把汪金小一时给难住了。

    汪金小:“他那时侯他说要来收,得有500斤,我说有啊,其实我这里没有,我就赶紧去收购,就是我这里1斤都没有,我都想办法要把这黄鳝弄到手,当时我就这样想,就是亏本都要做。”

    这次汪金小靠收购到的五千多黄鳝,不仅和大客户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也为自己将来大规模养殖寻找到了销售途径,同时这笔生意也让他赚到了平生以来的第一笔钱。

    汪金小:“我从银行取了7万,枕在脑袋低下睡了一夜。”

    就在汪金小的黄鳝生意日益做大的时候,猪粪的秘密被猪场老板发现了。

    汪金小:“他那次到我这里来过以后,第二天就不让我拉猪粪了。”

    曹的川发现猪粪用途之后,也想留着自己培育蝇蛆搞养殖,所以当汪金小提出可以出钱买时,他还是拒绝了。尽管猪粪没了着落,可是彭泽科技局的局长却找上了门。

    胡玉才:“他当时是这样的,不想让我们知道他在干什么,当时不希望我们进去看。”

    汪金小:“其他人来我可能还热情一点,因为我认为是有钱的人来啦,一说他是科技局的局长,我说政府能拿钱给我啊。”

    汪金小冷淡的态度,非但没有吓跑科技局局长,反而蝇蛆分离技术引起了他们极大的兴趣。由于养殖黄鳝在当地一直是一个难题,科技局决定扶持汪金小搞大规模养殖,并且帮助他承包了一片荒山,在那里既可以大规模搞养殖,还可以开办猪场,解决猪粪问题,一举两得。

    胡玉才:“把这块地租下来以后,电没有,路没有,就说在生活这块根本不具备。”

    汪金小:“这房子一开始不漏,等到后来,毕竟是油布毡子,过了一段时间,太阳一直照,一晒的话,慢慢的就漏了,一下雨那个狗就爬到我被子上面,全部是泥巴,有时候狗同我一起睡,我在这睡着了,它在这边,毛绒绒的东西,什么东西啊,一看狗。”

    创业肯定是艰苦的,但对于早已饱经艰难的汪金小来说,这些算不了什么。经过两年的开山建设,如今他投资近百万元,拥有土地680亩,生猪存栏200多头,拥有黄鳝池1000多平方米,拥有员工43名,每年直接经济收入八十万元。汪金小给这里起名叫“回归山庄”,同时大家也开始亲切的称呼他为“汪庄主”。








欢迎光临 养殖人家园|助农生态养殖技术网|益生菌运用技术网|养殖VIP资源网 (http://wap.zn99.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