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户散养鸡, 鸡活动时间多,主要以谷物、草、虫等原生饲料为主,与饲料笼养鸡相比, 散养鸡肉质香鲜、口感好,在市场上受到追捧,因此在销售价格上比笼养鸡高出很多。但是, 很多散鸡户并不懂怎么养鸡,因此会走入一些误区。 误区一:重视治鸡病,轻视防鸡病 有些养鸡户预防意识差,防疫观念淡薄,舍不得花防疫钱,心存侥幸,能省则省,几乎不用消毒药,仅打禽流感、鸡新城疫等2~3种防疫针, 而且不按免疫程序免疫。结果,经常导致疫病发生,不仅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还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农家养鸡应该坚持“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原则,重视科学的消毒,重视合理的免疫,确保鸡群健康。 误区二:料中不离药,迷信抗菌药 很多养鸡户以用药代替管理,在饲料中长期添加土霉素粉等抗生素药物,认为料中有药,就可高枕无忧。其实不然,抗生素只具有抗细菌感染的作用,对病毒几乎没有效果。还有的养鸡户把抗生素当成是“灵丹妙药”,无论发生什么病, 都少不了用抗生素,结果导致畜禽对抗生素产生耐药性,继而发生“双重感染”,使鸡群以往用一般抗生素就能治愈的疾病,变得难以医治,增加了治疗难度,增大了鸡群损失,也造成了禽产品的药物蓄积残留,直接威胁到消费者的身体健康。 误区三:不规范用药,心中无主见 很多散养户由于养殖知识的馈乏,有时连兽医也不信,在这边看了感觉那边好, 在那边看了又感觉这边好,盲目更换药物,超大剂量下药。结果会出现这样两种情况:一是一种药物才刚刚使用了1~2天, 没有明显效果就急于加药或换药,前者造成疾病的严重发生, 后者造成疾病难以控制。二是有些养鸡户认为用药量越大,治疗效果就越好,因而在治疗用药时盲目加大药剂量。这样做可能会起到一定效果,但却会留下很大隐患。例如:造成机体慢性或急性中毒,使许多细菌产生抗药性,并且直接加大了饲养成本。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对于急性疾病,首先要正确诊断,然后对症用药,根据兽医的要求或药品的说明书用药。正常情况下一般需用药3~6天才能看疗效, 如果无效时再考虑调换其他药物。 买真兽药,上助农网,国内最全的养殖用品一站式采购中心,先使用确定有效再确认付款,三皇冠淘宝店http://gxzn99.taobao.com/;国内首家养殖用品天猫店http://zncwyp.tmall.com/让您购物无忧;养殖行业全方位手机网站http://wap.zn99.com/每天最新资讯与您分享! |
欢迎光临 养殖人家园|助农生态养殖技术网|益生菌运用技术网|养殖VIP资源网 (http://wap.zn99.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