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养殖 发表于 2015-1-4 15:35:24

鸭流感

临床症状    本病潜伏期取决于病毒株的强弱、感染剂量、感染途径和是否有合并症等,其变化较大,短的为几小时,长的可达数日之久。有些雏鸭感染后,无明显症状,很快死亡,但多数病鸭会出现呼吸道症状。通常病鸭突然发病,精神沉郁,缩颈闭目,体温升高,食欲减少或废绝;打喷嚏,鼻腔内有浆液性或粘液性分泌液,鼻孔堵塞,呼吸困难,常出现摆头、张口喘息症状;一侧或两侧眶下窦肿胀;后期不能站立,死前下痢。慢性病例,羽毛松乱,消瘦,生长发育迟缓。剖检鼻腔粘膜发炎,鼻腔和眶下窦中充有浆液或粘液,有的呈干酪样;鼻咽部和气管粘膜充血,气管、气囊混浊、水肿或有纤维素性炎症;脾脏肿大突出,表面有糜烂状灰白色斑点;有的肝有脂肪性病变。确诊需送实验室做病毒分离鉴定。
2防治措施          1.严把引种关,不从疫区引进种蛋或病鸭。日常加强饲养管理,坚持做好防疫消毒工作,特别是做好雏鸭的防寒保暖,增强鸭群的机体抗病力,预防本病的发生。
          2.一旦发生疫情,要立即上报疫情,在动物防疫监督机构的指导下按法定要求采取封锁、隔离、焚尸、消毒等综合措施扑灭疫情。消毒可用5%甲酚、4%氢氧化钠、0.2%过氧乙酸等消毒药液。对疫区或威胁区内的健康鸭群或疑似感染群,应使用农业部指定的禽流感灭活苗紧急接种。
          3.本病尚无切实可行的特异性治疗方法,可适当采取一些辅助性治疗措施:发病初期采用相同亚型的高免血清和高免蛋黄疗法效果较好。感染期间,注射大剂量的青霉素和适量的庆大霉素或恩诺沙星等抗菌药物,或利巴韦林可溶性粉按0.5克/升水混饮,连用3天,可大大减轻流感病毒引起的损失。应用加味双黄连口服液0.5克/只灌服,2次/天,连用3~5天;或盐酸金刚烷胺、病毒灵、病毒唑等抗病毒药,对流感病毒也均有较好的抑制作用。

3免疫程序          面对鸭流感疫情,免疫接种可以避免养鸭业的严重损失,禽流感疫苗的种类主要有基因工程疫苗、弱毒疫苗和灭活疫苗。免疫程序如下:
          灭活疫苗有免疫保护性,是预防本病的主要措施、关键手段和最后防线。应选用与本地流行的禽流感病毒株或占优势相同亚型灭活苗免疫。灭活疫苗免疫应根据鸭的品种及其用途和本病的流行情况决定其免疫程序。
          肉鸭:饲养期为40天左右的肉鸭。在有本病流行的区域,应在5,7日龄进行免疫,每羽皮下或肌肉注射0.5毫升灭活苗。在无本病流行的区域,应在10—15日龄进行免疫,每羽皮下或肌肉注射0.5毫升油乳剂灭活苗。
          饲养期为40天以上的肉鸭,首免应在5-7日龄进行免疫,每羽皮下或肌肉注射0.5毫升灭活苗。二免在一免后30天左右进行免疫,每羽肌肉注射0.5—1.0毫升油乳剂灭活苗。
          种鸭、蛋鸭、肉种鸭、种番鸭和蛋鸭的免疫,首免、二免按上方法进行免疫。三免在产蛋前15天左右进行免疫,肉种鸭、种番鸭,每羽肌肉注射1.0—1.5毫升,蛋鸭每羽1.0毫升油乳剂灭活苗。在产蛋中期(即三免后2-3个月)进行四免,剂量同三兔。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鸭流感